下列與免疫失調無關的疾病是
A.過敏性鼻炎 B.艾滋病 C.血友病 D.系統性紅班狼瘡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滕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于10月7日揭曉,美國和德國的3位科學家因“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而獲此殊榮。下圖所示為細胞中蛋白質的轉運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受體K的作用可使蛋白A被重新轉運回內質網
B.高爾基體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結構可能比內質網中的更為復雜
C.溶酶體來自高爾基體,可合成和分泌多種酸性水解酶
D.蛋白質和其他物質可以在細胞內和細胞間進行傳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一中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乳腺細胞能夠合成乳蛋白,不能合成唾液淀粉酶,而唾液腺細胞正相反。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
A.唾液腺細胞沒有合成乳蛋白的基因
B.乳腺細胞沒有合成唾液淀粉酶的基因
C.兩種細胞都有合成乳蛋白、唾液淀粉酶的基因
D.兩種細胞中相關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一上期末考試文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促使淀粉分解為麥芽糖的酶是蛋白質
B.蛋白質是許多核苷酸分子相互連接而成
C.有的蛋白質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
D.有的蛋白質是調節細胞和生物體新陳代謝作用的重要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某一生物種群在有限環境中的增長曲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K值是環境條件所允許達到的種群數量的最大值
B.在K值時,種群的增長率最大
C.如果不考慮遷入遷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時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D.假設這是魚的種群,當種群達到K值時開始捕撈,可持續獲得最高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揭陽市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甲圖表示生物體內主要生命物質形成的示意圖。乙圖表示細胞的模式結構,請據圖回答問題。(提示:C1控制A的合成;括號內填寫編號)
(1)圖中Y中一定有________元素。a通過_________形成A,a的結構通式是_______________。
(2)A可分為A1……A5等,其結構多樣性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圖示的是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該細胞是 ____________細胞,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此細胞具有[ ] 、沒有 等。
(4)圖乙中與圖甲中A1的形成和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5)研究發現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中結構④明顯發達(較大),這可能是因為④具有_____ ___的功能。
(6)若將活細胞浸泡在質量分數為1%的健那綠染液中,圖乙中能被染色的是結構[ ]________。
(7)用丙酮從該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面積為S1,設細胞膜表面積為S2,則S1與S2關系最恰當的是( )
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揭陽市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TP可作為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
B.ATP轉化成ADP的過程中需要酶的參與
C.ATP的組成中與脂肪酶相同的元素只有C、H、O
D.正常細胞中ATP與ADP之間的轉化處于動態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揭陽市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下圖所示的概念圖作出的判斷,錯誤的是
A.若甲圖中a和b分別代表乳酸菌和藍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圖能體現酶(c)、蛋白質(a)和固醇類物質(b)的關系
C.丙圖表示糖類(b)和糖原(a)的關系
D.丁圖可體現出真核細胞(c)、核糖體(a)和線粒體(b)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伴性遺傳病家族的遺傳系譜圖,其中白色代表正常個體,黑色代表患者。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與此遺傳病相關的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
B.僅有一個致病基因的男性會表現疾病性狀
C.僅有一個致病基因的女性會表現疾病性狀
D.第二代的3號個體攜帶致病基因的概率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