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丁為某二倍體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細胞分裂圖,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A.若圖中所示細胞分裂具有連續性,則順序依次為乙→丙→甲→丁
B.甲、乙、丙、丁細胞中含有的染色體組數目依次為4、2、1、1
C.若乙圖中細胞的基因組成為AAaaBBbb,則丁的基因組成為AaBb
D.乙圖該細胞可發生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最終形成4種卵細胞
【答案】B
【解析】圖中分析可知,甲圖是有絲分裂后期,乙圖是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圖是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丁圖是減數第二分裂末期,則細胞分裂的順序依次為甲→乙→丙→丁,A錯誤;染色體組是一組非同源染色體,攜帶此生物的全部遺傳物質.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以上面一半染色體為例,其中第1條和第2條是一組非同源染色體但攜帶此生物的全部遺傳物質,可以構成一個染色體組,第3條和第4條也可構成一組非同源染色體,由此可判斷甲細胞有4個染色體組;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細胞上面兩條染色體構成一組染色體組,下面兩條構成一組染色體組,共有2個染色體組;丙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無同源染色體,兩條染色體只有構成一組染色體組;丁細胞中兩條染色體是非同源染色體,構成1個染色體組,B正確;丁的基因組成為AB或ab或Ab或aB,C錯誤;如果乙圖細胞是初級卵母細胞,則最終只能形成1個和1種卵細胞,D錯誤。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
有絲分裂 | 有同源染色體(染色體必定成對) | 不聯會 | 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 | 著絲點分裂 |
減數第一次分裂 | 有同源染色體(染色體必定成對) | 聯會 | 四分體排列在赤道板兩側 | 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
減數第二次分裂 | 無同源染色體(染色體可以不成對) | 無同源染色體 | 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 | 著絲點分裂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乙分別表示某基因組成為AaBbDD的雌性高等動物細胞分裂過程中某時期的染色體基因示意圖和配子形成時細胞中染色體數量變化曲線圖。請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依據圖乙,用數字和箭頭表示出該種生物配子形成時細胞核內DNA數目的變化規律: 。
(2)圖甲所示細胞名稱為 ,該細胞中含同源染色體為 對。若1號染色體表示X染色體,則2號和4號染色體依次叫做 。
(3)孟德爾的遺傳定律發生在減數第 次分裂后期。
(4)圖乙中的橫坐標各數字中, 表示基因b與b的分開時期。
(5)請繪出與圖甲的發生相對應的配子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當神經沖動在軸突上傳導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丁區域發生K+外流和Na+內流
B. 甲區與丙區可能剛恢復為靜息電位狀態
C. 乙區與丁區間膜內局部電流的方向是從乙到丁
D. 圖示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有可能是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的血紅蛋白多肽鏈中,一個氨基酸發生了替換。下圖是該病的病因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表示DNA上的堿基對發生改變,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___。
(2)圖中②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按照_________________原則,合成mRNA的過程,遺傳學上稱為_______________。
(3)圖中③的過程稱為___________,完成該過程的主要場所是____________。
(4)人的血紅蛋白是由4條多肽鏈574個氨基酸構成,在完成③過程時,至少脫去_____個水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表明,當番茄葉片受到害蟲損傷后,番茄細胞會迅速產生蛋白酶抑制劑,使害蟲不能消化蛋白質而死亡,從而起到保護自身的作用。番茄的這種自我保護方式與下列人體內生理功能最相似的是( )
A. 激素調節 B. 神經調節 C. 體液免疫 D. 細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肌肉受到刺激會收縮,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細胞膜內外的電位變化和神經纖維的電位變化一樣。取三個新鮮的神經-肌肉標本,按如圖所示連接,圖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經纖維與肌細胞之間的接頭,此接頭與突觸結構類似。刺激①可引起圖中右肌肉收縮,中肌肉和左肌肉也相繼收縮。則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實驗進行時應將標本置于生理鹽水中,若沒有可用等滲的KC1溶液來代替
B.直接刺激⑤,則會引起收縮的肌肉是左肌肉和中肌肉
C.未接受刺激時,神經纖維保持靜息狀態,此時沒有離子進出,各種離子在細胞膜內外濃度相等
D.肌肉細胞接受刺激時,細胞膜外電位將由負變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