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部分步驟示意圖,對此過程的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選用噬菌體作為實驗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結構簡單,成分只有蛋白質和DNA
B.被35S標記的噬菌體是通過將其置于含有35S的培養基或培養液中直接獲得的
C.離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原因是被標記的DNA在上清液中
D.上圖的實驗充分說明了噬菌體的DNA是遺傳物質,而蛋白質不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四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右圖表示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當溫度由t1調到t2時,酶活性上升
B當溫度由t3調到t2時,酶活性不變
C.酶活性在t2時比t1高,但t1時更適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時比t2低,表明t1時酶的空間結構破壞更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四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工程的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利用花藥離體培養得到單倍體植株,從紫草的愈傷組織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細胞工程培育“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B.在進行組織培養時,由根尖細胞形成愈傷組織的過程中,會發生細胞脫分化,有可能發生突變,而不可能發生細胞分化和基因重組
C.動物細胞融合與植物體細胞雜交相比,誘導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術手段,所依據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雜種細胞和雜種個體
D.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采用了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和動物細胞培養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四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由于編碼酶X的基因中某個堿基被替換,酶X變為酶Y。下表顯示,酶Y與酶X相比,可能出現的四種狀況。下列有關分析,合理的是
比較指標 | ① | ② | ③ | ④ |
酶Y活性/酶X活性 | 100% | 50% | 10% | 150% |
酶Y氨基酸數目/酶X氨基酸數目 | 1 | 1 | 小于1 | 大于1 |
A.狀況①說明基因結構沒有發生改變
B.狀況②是因為氨基酸數減少了50%
C.狀況③是因為突變導致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
D.狀況④翻譯的肽鏈變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四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遺傳密碼或遺傳密碼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遺傳密碼是DNA上能夠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
B.生物通用一套遺傳密碼子
C.因為有20種氨基酸,所以遺傳密碼子也只有20種
D.遺傳密碼的形成部位主要是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四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總結了四點有關減數分裂、染色體、DNA的知識點,其中不正確的是
A.次級精母細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體細胞的DNA分子數目相同
B.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等于正常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
C.初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正好和DNA分子數目相同
D.同一生物體減數分裂產生的精子,基因組成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豌豆種子的子葉顏色黃色和綠色分別由基因Y、y控制,種子形狀圓粒和皺粒分別由基因R、r控制(其中Y對y為顯性,R對r為顯性)。某一科技小組在進行遺傳實驗中,用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的豌豆進行雜交,發現后代有4種表現型,對每對相對性狀作出的統計結果如下圖所示。試回答:
⑴ 每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都符合________規律。親代的基因型為:黃色圓粒________,綠色圓粒_______。
⑵ 雜交后代中純合子的表現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雜交后代中共有_____種基因型,其中黃色皺粒占___________。
⑷ 子代中純合子的個體占____________%。
⑸ 在雜交后代中非親本類型性狀組合占___________。
⑹若將子代中的黃色圓粒豌豆自交,理論上講后代中的表現型及比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讓雜合子Aa連續自交三代,則第四代中雜合子所占比例為
A.1/4 B.1/8 C.1/16 D.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貴州省畢節市高二第一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吞噬細胞吞噬外來細菌,必須有抗體參與
B.某人體內的B細胞和T細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C.“先天性胸腺發育不全”的患者,細胞免疫有缺陷
D.抗體是由效應T細胞中的有關基因指導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