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頻率高的基因一定更適應環境 | |
B. | 種群基因庫的差異是產生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 | |
C. | 基因頻率若發生變化,說明新物種已經產生 | |
D. | 使用皮康霜治療皮膚病一段時間后,藥效下降.這是由于引起皮膚病的病原體接觸藥物后,誘變產生了抗藥性變異 |
分析 現代進化理論的基本內容是:①進化是以種群為基本單位,進化的實質是種群的基因頻率的改變.②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④隔離導致物種形成..
解答 解:A、一般來說,自然條件下,種群內頻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狀更適應環境,而人工選擇條件下則不一定,A錯誤;
B、種群基因庫的差異是產生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B正確;
C、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產生生殖隔離,基因頻率發生改變,說明生物發生了進化,但不一定產生生殖隔離,因此新物種不一定形成,C錯誤;
D、用皮康霜治療皮膚病,使用一段時間后,藥效下降.這是由于藥物對引起皮膚病的病原體進行了選擇,使抗藥的個體存活并繁殖增多,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進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個核糖核苷酸 | |
B. | 基因一個堿基對的替換,不一定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 | |
C. | 白眼基因在常染色體上 | |
D. | 基因片段中有5種堿基、8種核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黑麥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14條染色體 | |
B. | 黑麥屬于二倍體,不可育 | |
C. | 秋水仙素作用是使細胞中染色體著色點不分裂 | |
D. | 小黑麥產生的單倍體植株不可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E可參與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但腎交感神經細胞分泌的NE的作用范圍有限 | |
B. | 腎交感神經是反射弧結構中的效應器,興奮部位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 | |
C. | 腎上腺分泌的NE通過體液運輸,與胰高血糖素通過協同作用共同調節血糖的平衡 | |
D. | 如果適度增加腎交感神經內環境中的Na+濃度,則腎交感神經動作電位峰值會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海南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上海)人體感染白喉桿菌后,將啟動系列免疫反應,其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A.鼻腔粘膜分泌殺菌物質抑制白喉桿菌繁殖
B.巨噬細胞通過溶酶體將吞入的白喉桿菌消化
C.口腔中的鏈球菌產生過氧化氫殺死白喉桿菌
D.體液中的免疫球蛋白與白喉桿菌毒素反應,中和其毒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洛陽市新安三高高三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15秋•洛陽月考)如圖是某植物成熟綠葉組織的相關圖解.其中圖1是葉肉細胞的光合作用過程圖解;圖2表示某光照強度和適宜溫度下,光合作用增長率隨CO2濃度變化的情況;圖3表示 當光照和C02濃度充足的條件下,溫度對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其中實線表示 光照時CO2的固定量,虛線表示黑暗時CO2的產生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l可知,甲、乙分別代表的物質是_ 、_ ,想要使葉綠體內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變的環境條件是_ ,光反應中產生的O2擴散到臨近的線粒體中被利用至少要經過 _ 層生物膜.
(2)圖2中限制D點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環境因素是_ ,C點和D點相比,葉綠體中的C5的含量_ (較低、較高、相等)
(3)由圖3可知,與_ 作用相關的酶對高溫更為敏感,相關酶的作用機理是_ .
(4)若晝夜不停的光照,圖3植物在溫度為 _ 條件下,生長狀況達到最佳.若在此溫度條件下,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處理,則該植物在24小時內積累的葡萄糖為 _ mg(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