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實驗中,需利用計數板對微生物細胞進行直接計數。計數板是一個特制的可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玻片,樣品就滴在計數室內。計數室由25×16=400個小室組成,容納液體總體積為0.1 mm3。某同學操作時將1 mL酵母菌樣品加99 mL無菌水稀釋,用無菌吸管吸取少許使其自行滲入計數室,蓋上蓋玻片并用濾紙吸去多余菌液,進行觀察計數。
(1)在實驗中,某同學的部分實驗操作過程是這樣的:①從靜置試管中吸取酵母菌培養液加入計數板進行計數,并記錄數據;②把酵母菌培養液放置在冰箱中;③第七天再取樣計數,記錄數據,統計分析繪成曲線。
請糾正該同學實驗操作中的3處錯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驗前應該對計數板、吸管等器具進行 處理。
(3)如果一個小方格內酵母菌過多,難以數清,應采取的措施是 。
(4)如果觀察到如圖所示a、b、c、d、e 5個大格共80個小室內共有酵母菌48個,則上述1 mL酵母菌樣品中約有酵母菌 個;要獲得較為準確的數值,減少誤差,你認為該怎么做? 。
(1)①應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再吸取酵母菌培養液進行計數
②應將酵母菌培養液放置在適宜溫度下培養
③應連續七天,每天觀察、取樣計數并記錄數據
(2)滅菌 (3)適當稀釋
(4)2.4×108 多次計數,求平均值
在從試管中吸取酵母菌之前,應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目的是使酵母菌在培養液中均勻分布。酵母菌的培養液應置于適宜條件下,并且每隔24小時就要統計一次菌落數目。
(2)為了避免雜菌污染,實驗中所用吸管、計數板等器具需進行滅菌處理。
(3)(4)解答時要注意以下兩點:①統一單位;②注意體積的變化。400個小室共容納液體總體積為0.1 mm3,則80個小格容納體積為:2×10-2 mm3,因1 mm3=1.0×10-3 mL,故80個小格容納的體積為2×10-5 mL,含酵母菌48個,又因酵母菌培養液總體積為100 mL,可設酵母菌總個數為x個,則有=,解出:x=2.4×108。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描述中,正確的描述有( )
①在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的實驗中,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的結果呈灰綠色 ②用無水乙醇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結果是:濾紙上色素帶分布由上到下依次是橙黃色、黃色、藍綠色、黃綠色 ③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實驗中,用抽樣檢測法,觀察記錄數據,然后制成坐標曲線 ④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實驗中,用甲基綠染色后,在顯微鏡下尋找染色體數目發生變化的細胞
A.一項 B.二項 C.三項 D.四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結果的是
A.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統計每一時期細胞數占計數細胞總數的比例,能比較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
B.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能反映NaOH進入瓊脂快的速率。
C.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實驗中,培養期內共三次取樣測定密度,即可準確繪制酵母菌種群增長曲線
D.在“探究a-萘乙酸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用高濃度組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條基部一天后,觀察生根情況以確定最適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09-2010學年遼寧省本溪縣高二下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 題型:綜合題
(12分) 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實驗中:
(1)對酵母菌進行計數可以采用 的方法,從試管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之前,要 。如果實驗時發現血球計數板的一個小方格內酵母菌過多,難以數清,應當采取的措施是
。
(2)如果提出的問題是“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的數量是怎樣隨時間變化的?”,試針對這一問題作出假設: 。
(3)某一組同學為了探究“溫度(5℃、28℃)對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是如何影響的?”設計了實驗方案,進行了為期7天的實驗,每天定時取樣一次,并在實驗前設計了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試管編號 | 培養液(mL) | 無菌水(mL) | 酵母菌母液(mL) | 溫度(℃) |
A | 10 | —— | 0.1 | 28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河北省高三一輪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描述中,正確的是
A.在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實驗中,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的結果呈灰綠色
B.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實驗中,用抽樣檢測法,觀察記錄數據,然后制成坐標曲線
C.用卡諾氏液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結果是濾紙上色素帶分布由上到下依次是橙黃色、黃色、藍綠色、黃綠色
D.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實驗中,用甲基綠染色后在顯微鏡下尋找染色體數目發生變化的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山東省高三下學期假期學習效果檢測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選擇題
圖為種群數量增長曲線,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爭中被淘汰的個體數
D.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中,酵母菌的
數量變化可用曲線Y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