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用蘇丹Ⅳ染液可檢測生物組織中維生素D的存在 |
B、在觀察葉綠體形態和分布的實驗中,使用生理鹽水制作黑藻臨時裝片 |
C、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時,不同色素隨無水乙醇在濾紙上的擴散速度不同 |
D、健那綠可以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有利于在高倍鏡下觀察生活狀態的線粒體的分布及形態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該物質的天然合成過程需要擬核DNA上的基因控制 |
B、如果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則其分子量為1228 |
C、將環孢素開發出來可以作為移植器官后抗排斥反應用的藥物 |
D、只有在收到抗原刺激后,霉菌才合成環孢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神經細胞中的水和蛋白質分子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
B、池塘中的水、陽光等環境因素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
C、細胞學說使人們對生命的認識由細胞水平進入到分子水平 |
D、細胞學說的創立過程主要由施萊登和施旺兩人完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用蘇丹Ⅲ染液將花生子葉切片染色后,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染成紅色的脂肪滴 |
B、用吡羅紅染色劑將口腔上皮細胞染色,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核呈紅色 |
C、用高倍鏡觀察線粒體的形態的分布時,可用甲基綠染液代替健那綠染液 |
D、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比滴加0.1g/mL的蔗糖溶液引起細胞質壁分離所需的時間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各種蛋白質分子均以碳鏈作為骨架 |
B、葉肉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是葉綠體 |
C、細胞膜成分中蛋白質含量最高 |
D、蛋白質之間的區別在于R基的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不能利用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及其復原 |
B、土壤小動物身體微小不能用標志重捕法,但其運動能力不強,可以用樣方法來通過調查樣本中的小動物的數量來推測某一區域內土壤動物的豐富度 |
C、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可以反映出NaOH進入瓊脂塊速率 |
D、在“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實驗中,實驗組將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溫箱中滅菌1h的目的盡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同時盡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質的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④⑤⑥ | D、①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分組 | 凋落葉含量 (g/盆) |
植株干重 (g/10株) |
光合色素含量 (mg/g) |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C5羧化形成C3效率 (μmolCO2/m2/s) |
對照組 | 0 | 7.78 | 2.74 | 9.77 | 0.040 |
實驗組1 | 30 | 3.60 | 2.28 | 7.96 | 0.040 |
實驗組2 | 90 | 1.14 | 1.20 | 4.76 | 0.028 |
A、為保證采集的實驗數據科學有效,應保持無關變量相同且適宜 |
B、實驗室測定菊苣葉片光合色素含量時,常用丙酮等有機溶劑提取光合色素 |
C、巨桉凋落葉含量低時,其釋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機物主要影響光合作用的光反應 |
D、實驗組2中C5羧化形成C3效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巨桉凋落葉釋放的高濃度小分子有機物抑制了葉綠體基粒中相關酶的活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