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稻的育性由一對等位基因M、m控制,基因型為MM和Mm的個體可產生正常的雌、雄配子,基因型為mm的個體只能產生正常的雌配子,表現為雄性不育,基因M可使雄性不育個體恢復育性。通過轉基因技術將基因M與雄配子致死基因A、藍色素生成基因D一起導入基因型為mm的個體中,并使其插入到一條不含m基因的染色體上,如圖所示。基因D的表達可使種子呈現藍色,無基因D的種子呈現白色。該方法可以利用轉基因技術大量培育不含轉基因成分的雄性不育個體。
(1)基因型為mm的個體在育種過程中作為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該個體與育性正常的非轉基因個體雜交,子代可能出現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
(2)圖示的轉基因個體自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其中雄性可育(能產生可育的雌、雄配子)的種子顏色為_______。F1個體之間隨機授粉,得到的種子中雄性不育種子所占比例為________,快速辨別雄性不育種子和轉基因雄性可育種子的方法是_________。
(3)若轉入的基因D由于突變而不能表達,將該種轉基因植株和雄性不育植株間行種植,使其隨機授粉也能挑選出雄性不育種子,挑選方法是_______。但該方法只能將部分雄性不育種子選出,原因是___________。因此生產中需利用基因D正常的轉基因植株大量獲得雄性不育種子。
【答案】母本 Mm、mm ADMmm:mm=1:1 藍色 3/4 若所結種子為藍色則為轉基因雄性可育,白色為雄性不育 選擇雄性不育植株上所結的種子 轉基因植株也能結出雄性不育的種子
【解析】
根據題意,正常可育的非轉基因雄性個體有MM、Mm,正常可育的非轉基因雌性個體有MM、Mm、mm;圖中轉基因個體為ADMmm,A為雄配子致死基因,基因D的表達可使種子呈現藍色,基因M可使雄性不育個體恢復育性,據圖分析,該個體能產生的配子為m、ADMm,該個體若作為父本,產生的可育配子為m,作為母本,產生的可育配子為m、ADMm,據此分析。
(1)根據題意,基因型為mm的個體只能產生正常的雌配子,表現為雄性不育,故mm的個體在育種過程中作為母本,該個體與育性正常的非轉基因個體即MM和Mm雜交,子代可能出現的基因型為Mm、mm。
(2)據分析可知,若轉基因個體為ADMmm作為父本,產生的可育配子為m,作為母本,產生的可育配子為m、ADMm,故該轉基因個體自交,F1的基因型為mm、ADMmm,比例為1:1,其中mm為雄性不育,ADMmm為雄性可育,由于基因D的表達可使種子呈現藍色,故雄性可育種子顏色為藍色。F1的基因型為mm、ADMmm,mm為雄性不育,ADMmm為雄性可育,F1個體之間隨機授粉,則雜交組合有mm(♀)×ADMmm(♂)、ADMmm(♀)×ADMmm(♂),前者產生的子代都是mm(雄性不育),后者產生的子代有mm(雄性不育):ADMmm(雄性可育)=1:1,故得到的種子中雄性不育種子所占比例為1/2+1/2×1/2=3/4,且雄性可育個體都含D,表現為藍色,故若所結種子為藍色則為轉基因雄性可育,若為白色則為雄性不育,該方法可用于快速辨別雄性不育種子和轉基因雄性可育種子。
(3)若轉入的基因D由于突變而不能表達,將該種轉基因植株ADMmm和雄性不育植株mm間行種植,隨機授粉,則根據(2)題分析可知,mm上產生的種子都是mm(雄性不育),ADMmm上產生的種子有mm(雄性不育):ADMmm(雄性可育)=1:1,故在雄性不育植株上結的都是雄性不育種子,但該方法只能將部分雄性不育種子選出,因為轉基因植株上也能結出雄性不育的種子,因此生產中需利用基因D正常的轉基因植株大量獲得雄性不育種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雌雄同株異花植物的花色、葉形和株高分別受等位基因A/a、B/b、D/d控制。現有甲、乙、丙、丁植株進行4組雜交實驗,其結果如下表所示。
雜交組別 | 親本 | F1表現型及比例 |
第1組 | 甲×乙 | 3紅花寬葉高莖:1紅花寬葉矮莖 |
第2組 | 乙×丙 | 9紅花寬葉高莖:3紅花寬葉矮莖:3紅花窄葉高莖:1紅花窄葉矮莖 |
第3組 | 丙×丁 | 3紅花寬葉高莖:1白花寬葉矮莖 |
第4組 | 丁×甲 | 1紅花寬葉矮莖:2紅花寬葉高莖:1白花寬葉高莖 |
請回答:
(1)窄葉和寬葉中,顯性性狀是_______。至少要根據雜交第2組和雜交第_______組,才可判定基因A/a、B/b、D/d位于_________對同源染色體上。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將植株甲的相關染色體及基因在答題卷相應圖框中標注完整_________。
(2)雜交第1組的F1群體隨機授粉得F2,理論上,F2中紅花窄葉高莖所占比例為_______。雜交第2組的F1有________種基因型。
(3)用遺傳圖解表示出雜交第4組產生F1的過程(葉形忽略不寫)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胰島素可以改善腦神經元的生理功能,其調節機理如圖所示。下列推論正確的是()
A.胰島素可抑制腦神經元的凋亡,但可促進神經細胞的變性、壞死
B.胰島素可以促進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進入突觸后膜
C.免疫系統可以防衛并清除體內變性、壞死的神經細胞
D.InR、GLUT的作用可體現蛋白質在細胞膜上行使不同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大腸桿菌擬核 DNA 是環狀 DNA 分子。將無放射性標記的大腸桿菌,置于含 3 H 標記的 dTTP 的培養液中培養,使新合成的 DNA 鏈中的脫氧胸苷均被 3 H 標記。在第二次復制未完成時將 DNA 復制阻斷,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選項中對此實驗的理解錯誤的是( )
A.DNA 復制過程中,雙鏈會局部解旋
B.Ⅰ所示的 DNA 鏈被 3 H 標記
C.雙鏈 DNA 復制僅以一條鏈作為模板
D.DNA 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Ⅰ.為了分離和純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細菌,科研人員利用被石油污染過的土壤進行了如圖A 所示的實驗。
(1)同學甲進行步驟④的操作,其中一個平板經培養后的菌落分布如圖B所示。該同學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_,出現圖B結果可能的失誤操作是____________。純化菌株時,還可釆用平板劃線法。劃線的某個平板培養后,第一劃線區域的劃線上都不間斷地長滿了菌,第二劃線區域的第一條線上無菌落,其它劃線上有菌落。造成劃線無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誤有____________。
(2)同學乙也按照同學甲的接種方法進行了步驟④的操作:將lmL樣品稀釋100倍,在3 個平板上分別接入0.lmL稀釋液;培養后,3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為56、58和57。據此可得出每升樣品中的活菌數為____________個。
Ⅱ.貴州知名品牌“老干媽”系列產品一直沿用傳統工藝精心釀造,其中風味豆豉深受大眾喜愛,遠銷國內外。風味豆豉的主要工藝流程是:黃豆→洗凈浸泡→煮熟→加適量鹽→發酵→加入配料→裝壇密封→成品。請回答下列問題:
(3)制作豆豉前期發酵的目的是讓霉菌產生相應的酶,如蛋白質轉變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轉變為______________,使豆豉營養更加豐富,有利于健康。發酵過程中需采用人工培養純凈菌種,接種前隨機選取若干滅菌后的平板,先培養一段時間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豆豉制成成品后,需測定其亞硝酸鹽含量,原理是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_____________發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_____________色染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淀粉、纖維素、糖原不同的原因是組成其基本單位的排列順序不同
B.組成 DNA 和 RNA 的元素種類不同,含氮堿基也不完全相同
C.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多肽時,生成的水中的氧來源于氨基酸的羧基
D.等質量的脂肪和糖類氧化分解,脂肪釋放能量多,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高等動、植物細胞融合的部分過程,請據圖回答:
(1)若上圖表示植物細胞融合的過程,欲將丁細胞培育成植株,可選用____________技術,這一培養過程主要經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兩個階段。
(2)若上圖表示動物細胞融合的過程,過程①區別于植物細胞常用的誘導劑是________________,丁細胞稱為_________。此過程中對動物細胞進行培養時,培養基中除必要的營養外通常需要加入________等一些天然成分。
(3)若上圖表示制備單克隆抗體的部分過程,甲細胞為小鼠的骨髓瘤細胞,則乙細胞為____________。在分離乙細胞之前,應對小鼠進行的處理是__________。只考慮兩個細胞融合,獲得的丙細胞有___種。
(4)過程②篩選得到的丁細胞的特點是___________。上述制備過程涉及到的生物技術有_________。獲得丁細胞后進行體內培養或體外培養,可提取到單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的優點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動物細胞培養過程中細胞增殖情況的變化曲線,圖中B、E兩點表示經篩選、分裝后繼續培養。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AB段和DE段發生了接觸抑制現象
B.BD段的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特點
C.可選擇B點之前的細胞進行細胞核移植
D.制備單克隆抗體應選擇E點后的細胞與漿細胞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胸腺激素是胸腺分泌的一種多肽類激素,可以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其分泌受多種激素控制,部分調節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垂體細胞表面只含有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受體和甲狀腺激素受體
B.圖示過程中既有正反饋調節又有負反饋調節,二者共同調節胸腺的發育
C.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能夠維持機體內環境理化性質穩定不變
D.胸腺激素可誘導來自骨髓的造血干細胞分化成T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