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圖甲細胞所示的變異類型均發生在圖乙對應的CD段的某一時期 | |
B. | 圖乙BC段中DNA易出現堿基對替換、缺失或增添 | |
C. | 圖甲中細胞出現的變異屬于染色體變異 | |
D. | 圖乙只能表示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與核DNA數目比的變化 |
分析 1、精子的形成過程:
(1)精原細胞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染色體的復制)→初級精母細胞;
(2)初級精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兩種次級精母細胞;
(3)次級精母細胞經過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類似于有絲分裂)→精細胞;
(4)精細胞經過變形→精子.
2、分析圖乙:圖乙中,AB段表示G1期;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CD段表示每條染色體含有2個DNA分子,可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EF段表示每條染色體只含有1個DNA分子,可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解答 解:A、圖甲細胞所示的變異類型分別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分別對應于乙圖的BC段和EF段,A錯誤;
B、圖乙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復制,此時DNA分子的穩定性較差,易出現堿基對增添、缺失或改變,B正確;
C、圖甲中出現A和a的原因是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基因重組),C錯誤;
D、圖乙可表示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與核DNA數目比的變化,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細胞的減數分裂及生物變異,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變化規律,能結合圖中和題中基因組成及染色體行為作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結合水與自由水之比 | B. | 脫氧核苷酸和堿基的種類 | ||
C. | 脫氧核糖核酸的種類和含量 | D. | 核糖核酸的種類和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當生物體新陳代謝旺盛時,生物體的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會增加 | |
B. | 干種子具有活性但不能萌發的原因是細胞內的結合水少 | |
C. | 水在細胞內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結合水 | |
D. | 同一物種不同年齡的不同個體含水量大致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海南卷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植物細胞能量代謝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含有兩個高能磷酸鍵的ATP是DNA人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劑可使細胞中ADP生成減少,ATP生成增加
C.無氧條件下,丙酮酸轉變為酒精的過程中伴隨有ATP的合成
D.光下葉肉細胞的細胞質基質、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都有ATP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離開細胞不能進行新陳代謝 | |
B. | 有些病毒的核酸與哺乳動物細胞的 DNA 某些片段的序列十分相似 | |
C. | 病毒的化學組成簡單,只有核酸和蛋白質兩類分子 | |
D. | 病毒是目前發現的結構最簡單的生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當種群數量到達e點后,增長率最大 | |
B. | 種群增長過程中出現環境阻力是在d點之后 | |
C. | 防治蝗災應在害蟲數量達到c點之前進行 | |
D. | 漁業捕撈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海南卷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膜蛋白和物質跨膜運輸的敘述,錯誤的是
A.膜蛋白在細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對稱的
B.膜蛋白不參與物質跨膜運輸的被動運輸過程
C.主動運輸可以使被運輸離子在細胞內外濃度不同
D.物質通過脂質雙分子層的擴散速率與脂溶性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