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蚯蚓分解處理技術可實現固體廢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下圖為某農業生態系統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系統中的蚯蚓和各種微生物均屬于分解者
B.該生態工程設計突出體現了物質循環再生的原理
C.農作物、果樹等植物獲取的物質和能量主要來自有機肥
D.影響蚯蚓分解處理效率的因素有溫度、含水量等
【答案】BD
【解析】
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①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物質能在生態系統中循環往復,分層分級利用;
②物種多樣性原理:物種繁多復雜的生態系統具有較高的抵抗力穩定性;
③協調與平衡原理:生態系統的生物數量不能超過環境承載力(環境容納量)的限度;
④整體性原理:生態系統建設要考慮自然、經濟、社會的整體影響;
⑤系統學和工程學原理:系統的結構決定功能原理:要通過改善和優化系統結構改善功能;
系統整體性原理:系統各組分間要有適當的比例關系,使得能量、物質、信息等的轉換和流通順利完成,并實現總體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A、生態系統中的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細菌為生產者,A錯誤;
B、該生態系統中,物質能在生態系統中循環往復,分層分級利用,體現了物質循環再生原理,B正確
C、植物獲得的能量來自太陽光能,C錯誤;
D、分析圖示可知,影響蚯蚓分解處理效率的因素有溫度和含水量等,D正確。
故選B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曲線表示物質A生成物質P的化學反應,在無催化條件和有酶催化條件下的能量變化過程。圖中_____表示酶所降低的活化能,如果將酶催化改為無機催化劑催化該反應,則b在縱軸上將______(上移/下移)。
(2)圖2縱軸為酶促反應速率,橫軸為底物濃度,其中能正確表示酶量增加1倍時,底物濃度和反應速率關系的是_______(填A或B)。
(3)圖3是ATP與ADP之間的相互轉化圖。其中B表示_____(物質),X1和X2____(是/否)同一種物質,在細胞的主動運輸過程中伴隨著_____(酶1/酶2)所催化的化學反應,ATP之所以喻成為細胞內流通的能量“通貨”,是因為能量可通過ATP在_________之間循環流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杜泊羊以其生長速度快、肉質好等優點,被稱為“鉆石級”肉用綿羊。 科研工作者通過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下圖所示,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為了獲得更多的卵母細胞,需用雌激素對雌性杜泊羊進行處理
B. 從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細胞可直接與獲能的精子進行體外受精
C. 為避免代孕綿羊對植入胚胎產生排斥反應,應注射免疫抑制劑
D. 為了進一步擴大繁殖規模,可通過胚胎分割技術獲得同卵雙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哺乳動物卵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過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誘導下才能完成。下面為某哺乳動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過程示意圖(N表示染色體組)
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次級卵母細胞形成的過程需要激素調節
B.細胞Ⅲ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C.Ⅱ、Ⅲ和Ⅳ細胞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相同
D.培育轉基因動物應選擇細胞Ⅳ作為受體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可食用疫苗的部分過程,其中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為四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構建基因表達載體需要用到EcoRⅠ、PstⅠ兩種限制酶
B. 若用圖中四種限制酶同時切割質粒,可以產生四個DNA片段
C. 表達載體中除圖示標注的結構外還應有啟動子和終止子等調控因子
D. 篩選含重組質粒的受體細胞時應在培養基中加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現,線粒體內的部分代謝產物可參與調控核內基因的表達,進而調控細胞的功能。下圖為T細胞中發生上述情況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丙酮酸進入線粒體后先經氧化脫羧形成乙酰輔酶A,再徹底分解成__________和[H]。[H]經一系列復雜反應與__________結合,產生水和大量的能量,同時產生自由基。
(2)線粒體中產生的乙酰輔酶A可以進入細胞核,使染色質中與__________結合的蛋白質乙酰化,激活干擾素基因的轉錄。
(3)線粒體內產生的自由基穿過線粒體膜到__________中,激活NFAT等調控轉錄的蛋白質分子,激活的NFAT可穿過__________進入細胞核,促進白細胞介素基因的轉錄。轉錄后形成的__________分子與核糖體結合,經__________過程合成白細胞介素。
(4)T細胞內乙酰輔酶A和自由基調控核內基因的表達,其意義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溫度對某種酶活性的影響,設置甲乙丙三個實驗組,各組溫度條件不同,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測定各組在不同反應時間內的產物濃度,結果如圖。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 在t時刻之后,甲組曲線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數量的限制
B. 在t時刻降低丙組溫度,將使丙組酶的活性提高,曲線上升
C. 若甲組溫度小于乙組溫度,則酶的最適溫度不可能大于乙組溫度
D. 若甲組溫度大于乙組溫度,則酶的最適溫度不可能大于甲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的雄性不育株A、B是野生型玉米的突變體,表現為高溫雄性不育、低溫可育。
(1)在_____________條件下,將雄性不育突變體與野生型隔行種植,收獲___________植株上的種子并種植得到F1,F1自交獲得F2,后代表現型見下表。
雜交組合 | 親本 | F1育性 | F2育性 |
甲 | A╳野生型 | 可育 | 可育:雄性不育=15:1 |
乙 | B╳野生型 | 可育 | 可育:雄性不育=3:1 |
(2)雜交組合甲中F1全部為可育,說明________為顯性性狀,F2可育:雄性不育=15:1,說明控制雄性不育性狀的基因的遺傳符合_______________定律,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
(3)為確定突變體B雄性不育基因在Ⅱ號還是Ⅲ號染色體上,科研人員利用SNP對基因進行定位,SNP是基因組水平上由單個核苷酸的變異引起的DNA序列多態性。
① 將突變體B和野生型進行雜交,得到的F1植株自交。將F1植株所結種子播種于_____________的環境下,統計F2雄性育性。
② 分別檢測F2雄性不育個體的SNP1和SNP2,若全部個體的SNP1檢測結果為__________,SNP2檢測結果為_____________,則雄性不育基因在Ⅲ號染色體上,且與SNP1m不發生交叉互換。
(4)玉米雄性不育突變體廣泛用于玉米的育種過程中,請根據上述內容闡明雄性不育突變株作為育種材料的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異彩紛呈的生物世界中,微生物似乎有些沉寂,但它們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回答下列問題:
(1)處理由無機物引起的水體富營養化的過程中,好氧異養菌、厭氧異養菌和自養菌這三種類型微生物發揮作用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菌落對微生物研究工作有很大作用,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項即可)等工作中。
(3)營養缺陷型菌株因喪失合成某些生活必需物質的能力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進行NH3→HNO2→HNO3的過程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填“自養型”或 “異養型”)。
(4)在腐乳制作過程中必須有能產生________的微生物參與,后期加入香辛料既能調節風味,還具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果酒發酵裝置內要留1/3空間,在發酵期的用途是初期______________,耗盡O2后進行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