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釀酒廠常用酸性脲酶去除酒精類飲品中的尿素,以改善酒精類飲品的品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土壤中篩選酸性脲酶生產菌,其培養基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尿素、瓊脂等,從功能上分析,該培養基屬于________________培養基。該培養基的氮源來自____________。
(2)篩選和純化酸性脲酶生產菌常用的兩種接種方法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配制濃度梯度為10-1的系列稀釋液時,需用移液管將lmL菌液移入盛有_______________mL蒸餾水的試管中。
(3)對同一濃度的酸性脲酶生產菌稀釋液,分別用血球計數板計數和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若不存在實驗誤操作,則前者的數量____________(多于/等于/小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若用海藻酸鈉固定含酸性脲酶的細菌時,應將海藻酸鈉溶液和細胞混合滴入溶液中。右表是不同濃度海藻酸鈉形成的凝膠珠狀況,從表中看出,海藻酸鈉的濃度應選用____________g/dL。若利用固定化酶技術,它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
海藻酸鈉質量濃度(g/dL) | 凝膠強度 | 凝膠氣泡量 | 成球難度 | 凝珠形狀 |
1.0 | 中 | 沒有 | 較易 | 扁圓形 |
2.0 | 中 | 少量 | 易 | 圓球形 |
3.0 | 強 | 較多 | 稍難 | 有托尾 |
4.0 | 強 | 大量 | 難 | 難成球形 |
(1)選擇 尿素 (2)平板劃線法 稀釋涂布平板法 9
(3)多于 有些菌落連接在一起,計數偏小 (4)CaCl2 2.0 可重復利用,且利于產物的純化
【解析】
試題分析:(1)從功能上分析,該培養基用于篩選酸性脲酶生產菌,屬于選擇培養基。從培養基的成分分析,該培養基的氮源來自尿素。
(2)篩選和純化菌種常用的接種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配制濃度梯度為10-1的系列稀釋液時,需用移液管將lmL菌液移入盛有9mL蒸餾水的試管中。
(3)用血球計數板計數和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時,若不存在實驗誤操作,由于有些菌落連接在一起,計數偏小,則前者的數量多于后者。
(4)若用海藻酸鈉固定含酸性脲酶的細菌時,海藻酸鈉形成的凝膠珠應為圓球形,從表中看出,海藻酸鈉的濃度應選用2.0g/dL。固定化酶技術的優點是可重復利用,且利于產物的純化。
考點:本題考查生物技術實踐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
考點分析: 考點1:微生物的利用 考點2:酶的應用 試題屬性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3-2014學年四川省高三4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面是以小麥為實驗材料所進行的實驗,其中敘述正確的是
A.將發芽的種子研磨液置于試管內,加入斐林試劑,試管內立即呈現磚紅色沉淀,這是因為發芽的小麥種子中含有還原性糖
B.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對小麥葉肉細胞染色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C.用顯微鏡觀察小麥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可觀察到有絲分裂的圖像,從而判斷出每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
D.若利用小麥根毛細胞進行質壁分離實驗,為了取得更好的觀察效果,調節顯微鏡的措施是縮小光圈或換平面反光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新疆烏魯木齊地區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測驗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人體細胞內某物質的合成過程,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A.方框A表示的結構為核糖體
B.這過程主要發生在細胞核內
C.該過程以核糖核苷酸為原料
D.密碼子只存在于圖中①鏈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新疆烏魯木齊地區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測驗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酶和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酶在細胞內氧化分解的產物是氨基酸
B.酶的作用條件較溫和,只能在生物體內起作用
C.有些酶的組成元素與ATP的組成元素相同
D.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三個高能磷酸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考模擬沖刺卷(二)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穩態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其自身結構和功能的協調性密切相關
B.植物激素可通過影響酶活性來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
C.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維持需要神經、體液和免疫調節的共同作用
D.人在劇烈運動時,大量乳酸進入血液,血漿由弱堿性變為弱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三11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擬南芥(2N=10)是植物中一種模式植物。其2號染色體上的突變基因A能使擬南芥植株提前開花(簡稱早花,與晚花是一對相對性狀)。野生型基因a情況如圖一所示。據圖回答:(起始密碼子:AUG、GUG;終止密碼子:UAA、UAG、UGG)
(1)據圖一所示(箭頭方向代表核糖體在mRNA移動方向),a基因突變成A基因的原因是發生了堿基的 ;突變后生成的多肽鏈長度的變化是 ,原因是 。
(2)為了進一步研究A基因的功能,科學家選了基因型為aa的植株作為材料,進行轉基因研究。對照組用已導入空載體的農桿菌感染,實驗組用已導入 ___的農桿菌感染。成功導入后再用植物組織培養的方法各得到100株幼苗。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幼苗,植株的開花率隨發育時間的統計結果如圖二所示,則實驗組是曲線 。在32天時,該曲線所示的開花率未能達到100%,原因可能是 。
(3)A基因的表達受到3號染色體上的M基因的抑制。已知M基因對a基因沒有影響,用基因型為AaMm的植株自交培育早花純種,后代(F1)植株開花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F1早花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符合要求的純合子比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三9月月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高等動物的一組細胞分裂圖像,下列分析判斷正確的是
A.乙產生的子細胞基因型為AaBbCC,丙產生的細胞基因型為ABC和abc
B.甲、乙、丙三個細胞中均含有二個染色體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體
C.甲細胞形成乙細胞和丙細胞過程中產生的基因突變通常都能遺傳到子代個體中
D.丙細胞產生子細胞的過程中發生了等位基因的分離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興趣小組擬用組織培養繁殖一種名貴花卉,其技術路線為“取材→消毒→愈傷組織培養→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消毒的原則是既殺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減少消毒劑對細胞的傷害
B.在愈傷組織培培養中加入細胞融合的誘導劑,可獲得染色體加倍的細胞
C.出芽是細胞再分化的結果,受基因選擇性表達的調控
D.生根時,培養基通常應含α—萘乙酸等生長素類調節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