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物的花色受兩對基因控制,顯性基因越多,花色越深。現有兩種純合的中紅花植株雜交,產生F1代全為中紅花。F1自交產生的F2代,統計花色的植株數量如下表。如將F1進行測交,后代的花色表現型及比例為
花色 | 深紅 | 紅 | 中紅 | 淡紅 | 白 |
數量 | 20 | 80 | 120 | 80 | 20 |
A.深紅:中紅:白花 1:2:1
B.深紅:紅色:中紅1:4:1
C.中紅:淡紅:白花1:2:1
D.深紅:紅:中紅:淡紅:白1:2:4:2:1
C
【解析】
試題分析:設控制花色的兩對基因分別為A和a、B和b,依題意并結合對表中的數據分析可知,深紅花有4個顯性基因,紅花含有3個顯性基因,中紅花含有2個顯性基因,淡紅花含有1個顯性基因,白花不含顯性基因。兩種純合的中紅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二者雜交,產生的F1的基因型為AaBb,F1進行測交,即讓F1與aabb的個體交配,產生的后代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aabb,它們之間的數量比為1︰1︰1︰1,所以表現型及其比例為中紅:淡紅:白花=1:2:1,A、B、D三項均錯誤,C項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從題干中獲取相關的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用文字、數學方式等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三上學期12月階段性教學質檢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檢測酵母菌培養過程中是否產生CO2可判斷其呼吸方式
B.用健那綠染液對解離后的細胞染色可觀察其線粒體分布
C.濾紙條上色素帶的寬窄可反映葉綠體中各色素含量的多少
D.以H2O2溶液作為底物可用于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開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萌發的小麥種子中的淀粉酶主要有α-淀粉酶(在pH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熱)、β-淀粉酶(不耐熱,70°C條件下15min后就失活,但耐酸)。以下是以萌發的小麥種子為原料來測定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實驗,請回答下列與實驗相關的問題。
【實驗目的】測定40°C條件下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實驗材料】萌發3天的小麥種子。
【主要器材】麥芽糖標準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試劑、蒸餾水、恒溫水浴鍋、試管等。
【實驗步驟】
(1)制備不同濃度麥芽糖溶液,與斐林試劑生成標準顏色。取7支潔凈試管編號,按下表中所示加入試劑,而后將試管置于60°C水浴中加熱2min,取出后按編號排序。
試劑 | 試管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麥芽糖標準溶液(mL) | 0 | 0.2 | 0.6 | 1.0 | 1.4 | 1.6 | 2.0 |
蒸餾水(mL) | X | 1.8 | Y | 1.0 | Z | 0.4 | 0 |
斐林試劑(mL)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表中Z代表的數值是 。
(2)以萌發的小麥種子制取淀粉酶溶液,將裝有淀粉酶溶液的試管置于 ,取出后迅速冷卻,得到α-淀粉酶溶液。
(3)取A、B、C、D四組試管分別作以下處理:
試管 | A1 | A2 | A3 | B1 | B2 | B3 | C | D |
5%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
α-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
蒸餾水(mL) | 1 | |||||||
40°C水浴鍋中保溫(min)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4)將A1和B1試管中溶液加入到E1試管中,A2和B2溶液加入到E2試管中,A3和B3溶液加入到E3試管中,C、D試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F試管中,立即將E1、E2、E3、F試管在40°C水浴鍋中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分別加入2mL斐林試劑,并經過60°C水浴中加熱2min后,觀察顏色變化。
【結果分析】將E1、E2、E3試管中的顏色與 試管進行比較得出麥芽糖溶液濃度,并計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平均值。
【討論】①實驗中F試管所起的具體作用是排除 對實驗結果的干擾,從而對結果進行校正。②若要測定β-淀粉酶的活性,則需要對步驟二進行改變,具體的操作是將淀粉酶溶液 ,從而獲得β-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三校高三上期末聯考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水稻培養在含有各種營養元素的培養液中,發現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鈣少。這說明
A.水稻培養液中硅和鈣的濃度不同
B.水稻根細胞對于物質的輸入和輸出具有選擇性
C.水稻根細胞吸收硅的能力弱,吸收鈣的能力強
D.硅是小分子,鈣是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上海市松江區高三上期末質量監控生命科學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有關生命活動調節的問題。(12分)
Ⅰ Kisspeptin,簡稱Kp,是Kp神經元產生的一類多肽類激素,它通過調節生物體內雌激素含量來調控生殖活動。通常情況下,右圖中的過程①參與鵪鶉體內雌激素含量的調節;排卵前期,啟動過程②進行調節。
(1)神經元內合成Kp的細胞器是 。Kp作用的靶細胞是 。器官A是 。
(2)在幼年期,通過過程①反饋調節,Kp釋放量 ,最終維持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啟動過程②的生理意義是 ,促進排卵。
Ⅱ 某興趣小組通過記錄傳入神經上的電信號及產生的感覺,研究了不同刺激與機體感覺之間的關系,結果如下:
(3)神經纖維在未受到刺激時,膜內外電位的表現是 ,受到刺激時產生的可傳導的興奮稱為 。
(4)不同類型的刺激引起不同類型的感覺,原因是 不同;不同強度的刺激通過改變傳入神經上電信號的 ,導致感覺強度的差異。
(5)當給某部位受損的人熱刺激時,可在整個傳入通路中記錄到正常電信號,但未產生感覺,其受損的部位可能是 。
(6)若在圖中C和D兩點的細胞膜表面安放電極,中間接記錄儀(電流左進右出為+)。當信號在神經細胞間傳遞時,檢測到的結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上海市松江區高三上期末質量監控生命科學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人體血脂的代謝調節。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血液中甘油三酯的來源主要是食物的分解吸收和肝細胞的合成
B.人體內甘油三酯的運輸攜帶者主要是乳糜微粒和極低密度脂蛋白
C.人體內甘油三酯的去路是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后氧化分解供能
D.能促進圖中①過程的激素是胰島素,能促進②和④過程的是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上海市松江區高三上期末質量監控生命科學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5—BrU(5—溴尿嘧啶)既可以與A配對,又可以與C配對。將一個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接種到含有A、G、C、T、5—BrU五種核苷酸的適宜培養基上,至少需要經過幾次復制后,才能實現細胞中某DNA分子某位點上堿基對從T—A到G—C的替換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一上學期2月期末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圖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圖像,圖乙表示分裂過程中a、b、c三種物質或結構的數量關系圖,請回答:
(1)要觀察甲圖所示圖像需制作臨時裝片,制作流程為解離→______→_____制片,其中解離的作用是______。第三步所用的試劑是______。
(2)圖甲中B表示有絲分裂______期,主要完成______。
(3)圖甲中D含有染色體______條。動物細胞與高等植物細胞在C時期的不同點是_____。
(4)圖甲各時期中a、b、c的數量與圖乙②時期的數量關系一定相符的有______。
(5)根據細胞周期對圖甲中各時期圖像進行排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隨機交配的棕色小鼠種群出現了一只黑色個體,實驗證明這是常染色體上一個基因發生顯性突變引起的。經隨機交配多代后,調查顯示36%的小鼠體色為黑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黑色基因的頻率為20%
B.種群中雜合子占16%
C.突變基因決定了小鼠的進化方向
D.黑色基因的頻率會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