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種群密度下降,出生率下降 | B. | 性別比例失調,人口密度下降 | ||
C. | 性別比例失調,出生率下降 | D. | 種群密度下降,人口密度下降 |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種群的特征.
種群的特征包括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其中,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對種群數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年齡組成可以預測一個種群數量發展的變化趨勢.
解答 解:1、昆蟲的交配求偶就是通過性信息素的傳遞來實現的.所謂性信息素是指雌蟲分泌到體外以引誘雄蟲前去交配的微量化學物質.根據這一原理,利用高新技術,人工合成信息素即性引誘劑,制成對同種異性個體有較大吸引力的誘芯,結合誘捕器(水盆式、粘膠式)配套使用.在田間釋放后,形成“假姑娘”(性引誘劑)引來“真小伙”(田間的雄蟲),從而使得種群的性別比例失調,大幅度降低產卵量和孵化率(出生率),達到防治害蟲目的.
2、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是降低出生率,控制人口數量.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性別比例的應用,即利用化學信息控制蟲害,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福州文博中學高二上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最明顯的區別在于( )
A.有無核物質 B.有無細胞質 C.有無核膜 D.有無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學說的創建者是英國科學家虎克 | |
B. | 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 |
C. | 德國科學家魏爾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 |
D. | 細胞學說使人們對生命的認識由細胞水平進入分子水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編號 | 親代 | 子代 | |
雌 | 雄 | ||
實驗組一 | 甲×乙 | 黃色$\frac{3}{8}$,白色$\frac{1}{8}$ | 綠色$\frac{3}{8}$,藍色$\frac{1}{8}$ |
實驗組二 | 甲×丙 | 綠色$\frac{1}{4}$,藍色$\frac{1}{4}$ | 綠色$\frac{1}{4}$,藍色$\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新課標2卷精編版) 題型:選擇題
某種物質可插入DNA分子兩條鏈的堿基對之間,使DNA雙鏈不能解開。若在細胞正常生長的培養液中加入適量的該物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隨后細胞中的DNA復制發生障礙
B.隨后細胞中的RNA轉錄發生障礙
C.該物質可將細胞周期阻斷在分裂中期
D.可推測該物質對癌細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3}$ | B. | $\frac{2}{9}$ | C. | $\frac{2}{3}$ | D. | $\frac{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天然的植物激素包括赤霉素、細胞分裂素、2,4-D等 | |
B. | 在已授粉花柱的柱頭上蘸涂生長素類似物可以得到無籽果實 | |
C. | 子房發育成果實所需的生長素來源于發育著的種子 | |
D. | 頂端優勢現象出現的原因在于側芽自身產生生長素過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