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分析題圖可知,由于突變具有不定向性,蜥蜴原種出現不同的形態,由于自然選擇的作用于,有利變異被保留,不利變異被淘汰,正確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與原有物種之間發生生殖隔離進而形成新物種,因此該圖中,X是變異,Y是自然選擇,Z是隔離.
2、物種形成的三個環節:
(1)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生物的變異是否有利取決于它們的生存環境,同樣的變異在不同的生存環境中可能有利,有可能有害.
(2)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在自然選擇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的改變,具有有利變異個體的相應基因頻率會增加,具有不利變異個體的相應基因頻率會減少,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
(3)隔離導致物種形成.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包括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僅有地理隔離不能產生新的物種,生殖隔離才是物種形成的關鍵.
解答 解:(1)分析題圖可知,圖1表示某小島上蜥蜴新物種形成的 三個基本環節,X是突變和基因重組(變異)、Y是自然選擇、Z隔離.
(2)該小島上的蜥蜴原種的所有個體的總和叫種群;種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單位,也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3)種群中所有個體的全部基因組成該種群的基因庫.
(4)分析題圖2可知,該圖顯示表蜥蜴腳趾的分趾基因與聯趾(趾間有蹼)基因的基因頻率變化過程.
①由于蜥蜴過度繁殖,導致生存斗爭加劇
②分析題圖圖2可知,自然環境的變化引起不同性狀蜥蜴的比例發生變化,聯趾蜥蜴個體比例升高,分趾蜥蜴個體比例降低,結果使使種群內的基因頻率發生改變,聯趾(趾間有蹼)基因W的基因頻率逐漸升高,分趾基因w的基因頻率逐漸降低,
故答案為;
(1)突變和基因重組(變異) 自然選擇
(2)種群 基本單位
(3)基因庫
(4)①生存斗爭
②基因頻率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節,生物進化的單位,自然選擇對種群基因頻率的影響,生物多樣性和PCR技術,對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是解題的關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酶1與產物B結合后使酶變性,失去活性 | |
B. | 產物B對酶1的作用,是一種反饋調節 | |
C. | 若要大量獲得產物A,需要增加底物濃度,同時抑制酶2的活性 | |
D. | 酶1與產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細胞生產過多的產物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癌變后細胞的表面粘連蛋白減少 | B. | 癌變后細胞的細胞周期變長 | ||
C. | 經常食用煙熏制品易導致細胞癌變 | D. | 癌變的發生與個人身心狀況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階段不會出現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 |
B. | ①階段需生長素而③階段需細胞分裂素 | |
C. | ①階段有細胞增殖但無細胞分化 | |
D. | 此蘭花的花藥離體培養所得植株為二倍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酸性條件下,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遇酒精變為灰綠色 | |
B. | 紙層析法分離綠葉中的色素,其顏色從上到下依次是:橙黃色、黃色、藍綠色、黃綠色 | |
C. | 觀察根尖的有絲分裂實驗應先找到分生區細胞,然后持續觀察有絲分裂的過程 | |
D. | 顯微鏡下觀察根尖的有絲分裂實驗中,裝片制作的流程依次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山東濟南一中濟南外語濟鋼高一上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心肌細胞含線粒體較多 ②胰島細胞能分泌胰島素但不能合成酶
③汗腺細胞和唾液腺細胞都有較多的核糖體和高爾基體
④胃腺細胞能分泌胃蛋白酶,細胞內核糖體較多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連續細胞系的細胞大多具有二倍體核型 | |
B. | 某些癌細胞在合適條件下能逆轉為正常細胞 | |
C. | 由一個祖細胞培養形成的細胞群為一個克隆 | |
D. | 未經克隆化培養的細胞系細胞可能具有不同的性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