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調查古樹木、蝗蟲的幼蟲、某種羊的種群密度,通常采用樣方法 | |
B. | 生物群落空間結構的分化有利于資源利用 | |
C. | 互利共生、捕食和競爭等可以出現(xiàn)在森林群落中 | |
D. |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種群越多,營養(yǎng)結構越復雜,抵抗力穩(wěn)定性越大 |
分析 1、對于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大的個體調查種群密度時適宜用標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個體小、活動能力小的動物以及蟲卵等種群密度的調查方式常用的是樣方法.
2、共生是指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如果分開,則雙方或一方不能獨立生活,共生生物之間呈現(xiàn)出同步變化,即“同生共死,榮辱與共”.3、競爭是指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爭奪資源、空間等而發(fā)生斗爭的現(xiàn)象.由于空間、食物有限,兩種生物呈現(xiàn)出“你死我活”的變化,導致“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甚至弱者最終被淘汰.如果兩個物種生存能力相當,由于競爭和種內斗爭的雙重調節(jié),使兩種生物互為消長,能長期共存于同一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出趨同進化.
4、捕食關系是指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一般表現(xiàn)為“先增者先減,后增者后減”的不同步變化,即“此消彼長,此長彼消”.先增先減的是被捕食者,后增后減的是捕食者.
5、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組成成分越多,營養(yǎng)結構就越復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就越強,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就越強,相反的其恢復力穩(wěn)定性就越弱.
解答 解:A、某種羊的種群密度通常采用標志重捕法,A錯誤;
B、生物群落空間結構的分化有利于資源利用,B正確;
C、互利共生、捕食和競爭等可以出現(xiàn)在森林群落中,C正確;
D、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種群越多,營養(yǎng)結構越復雜,抵抗力穩(wěn)定性越大,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空間結構、種間關系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脂肪的鑒定實驗中,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的原因是蘇丹Ⅲ易溶于酒精 | |
B. | 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32P主要出現(xiàn)在沉淀物,32S主要出現(xiàn)在上清液,證明DNA是主要遺傳物質 | |
C. | 在細胞膜結構和DNA分子結構的研究中,分別運用了構建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方法 | |
D. | 在滲透裝置中漏斗內外分別加入質量分數(shù)相等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不會發(fā)生滲透現(xiàn)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復制時,子代DNA分子的兩條單鏈中只有一條和親代DNA分子完全相同 | |
B. | 轉錄時,包括一個或幾個基因的DNA片段的雙螺旋解開需要RNA的聚合酶 | |
C. | 翻譯時,mRNA上決定氨基酸種類的密碼由結合在其上的核糖體認讀 | |
D. | 多肽鏈合成時,在一個mRNA分子上通常有若干個核糖體同時進行工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果蠅眼色的遺傳問題。
(1)有人從野生型紅眼果蠅中偶然發(fā)現(xiàn)一只朱砂眼雄蠅,用該果蠅與一只紅眼雌蠅雜交得F1,F(xiàn)1隨機交配得F2,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表示):
實驗一 | 親本 | F1 | F2 | ||
雌 | 雄 | 雌 | 雄 | ||
紅眼(♀)× 朱砂眼(♂) | 全紅眼 | 全紅眼 | 紅眼:朱砂眼=1:1 | ||
①B、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朱砂眼對紅眼為_______性。
②讓F2代紅眼雌蠅與朱砂眼雄蠅隨機交配,所得F3代中,雌蠅有 種基因型,雄蠅中朱砂眼果蠅所占比例為 。
(2)在實驗一F3的后代中,偶然發(fā)現(xiàn)一只白眼雌蠅。研究發(fā)現(xiàn),白眼的出現(xiàn)與常染色體上的基因E、e有關。將該白眼果蠅與一只野生型紅眼雄蠅雜交得F′1,F(xiàn)′1隨機交配得F′2,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下:
實驗二 | 親本 | F′1 | F′2 | |
雌 | 雄 | 雌、雄均表現(xiàn)為 紅眼:朱砂眼:白眼=4:3:1 | ||
白眼(♀)× 紅眼(♂) | 全紅眼 | 全朱砂眼 | ||
實驗二中親本白眼雌蠅的基因型為 ;F′2代雜合雌蠅共有 種基因型,這些雜合雌蠅中紅眼果蠅所占的比例為 。
(3)果蠅出現(xiàn)白眼是基因突變導致的,該基因突變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碼信息)如下圖所示。(注:起始密碼子為AUG,終止密碼子為UAA、UAG或UGA)
上圖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轉錄時。以 鏈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堿基對缺失,該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鏈含 個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