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圖1不能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 | |
B. | 圖2不包括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 |
C. | 圖3所示時期一定發生著絲點斷裂現象 | |
D. | 圖1能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 |
分析 分析圖解:根據題意可知,圖中曲線表示染色體數和核DNA數的比值.
圖1中,比值為1,說明一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因此此時細胞中沒有染色單體;
圖2中,比值由1變為0.5,說明這個過程中DNA發生了復制,可以表示分裂間期;
圖3中,比值由0.5上升為1,這個變化可能是染色體的著絲點發生了分裂,可以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或減二后期.
解答 解:A、根據圖1的比例可知,此時細胞中沒有染色單體,而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時染色體數和核DNA數的比值為0.5,A正確;
B、根據圖2中比例可以看出,細胞中發生了DNA復制,不包括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B正確;
C、圖3中,比值由0.5上升為1,這個變化一定是染色體的著絲點發生了分裂,C正確;
D、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時,該比值一直為0.5,不能用圖1表示,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合染色體數和核DNA數的比值曲線圖考查了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各時期的變化,掌握DNA和染色體數目變化規律,再結合曲線中比值確定發生的時期,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同一種酶在同一溫度下的催化能力一定相同 | |
B. | 同種基因在同一機體的不同細胞中表達水平一定相同 | |
C. | 某種抗體在機體內一定不作用于自身的組織或細胞 | |
D. |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一定是促進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7N9的抗原首先被吞噬細胞吞噬處理并傳遞給T細胞,然后由T細胞呈遞給B細胞,再由B細胞傳遞給漿細胞,并產生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 | |
B. | 當H7N9流感病毒再次侵入,人體可通過漿細胞和記憶細胞大量分泌抗體抵抗病原體 | |
C. | 人體在進行H7N9病毒的特異性免疫過程中,既有體液免疫的參與也有細胞免疫的參與 | |
D. | 抵抗H7N9流感病毒的人體的免疫活性物質有抗體、淋巴因子和溶酶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氧濃度(%) | a | b | c | d |
產生CO2的量 | 9mol | 12.5mol | 15mol | 30mol |
產生酒精的量 | 9mol | 6.5mol | 6mol | 0mol |
A. | a濃度時,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無氧呼吸速率 | |
B. | b濃度時,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大于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 | |
C. | c濃度時,有$\frac{2}{3}$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發酵 | |
D. | d濃度時,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消耗15mol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項 | B. | 二項 | C. | 三項 | D. | 四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每種類型的雌配子與每種類型的雄配子相遇機會相等 | |
B. | F1自交后代各種基因型發育成活的機會相等 | |
C. | 各基因在F2體細胞中出現的機會相等 | |
D. | F1體細胞中各基因遺傳信息表達的機會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等四校高三上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內環境的穩態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組織液中部分物質會通過淋巴循環回到血漿
B.體內細胞參與了內環境的形成和維持
C.內環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給生物體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動的進行
D.某人在沙漠中多日滴水未進,體內抗利尿激素分泌會增加,內環境滲透壓可能發生大幅
度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普通班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利用胚胎工程技術培育優質奶牛的主要步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胚胎移植可以定向改造動物遺傳性狀,③需移植到發情的母牛子宮內發育
B.A細胞不一定是受精卵細胞
C.①②兩個胚胎具有不同遺傳物質
D.圖中a過程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腸胚等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