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技術應用的組合錯誤的是( )
A.轉基因動物培育:基因工程+早期胚胎培養+胚胎移植
B.核移植(克隆)動物培養:動物細胞培養+核移植+早期胚胎培養+胚胎移植
C.植物體細胞雜交:酶工程(酶降解)+體細胞融合+植物組織培養
D.試管嬰兒:動物細胞培養+胚胎移植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嘉興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文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細胞可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兩大類
B.細胞體積越大,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相對強度越弱
C.多細胞生物細胞數目的多少與生物體的大小成正比
D.胡克觀察軟木塞薄片時首次看到了活的細胞,并給細胞命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顯微鏡的知識正確的是( )
A.一個細小物體若被顯微鏡放大50倍,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該標本的面積
B.視野下觀察到眼蟲游向右上方,則應將載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以便加以追蹤
C.顯微鏡的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而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
D.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物像時,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鏡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自然的玫瑰沒有藍色花,這是由于缺少控制藍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開藍色花的矮牽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現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藍玫瑰,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可利用DNA分子雜交技術從矮牽牛的基因文庫中獲取基因B
B.將基因B直接導入大腸桿菌,然后感染并轉入玫瑰細胞
C.用氯化鈣溶液處理玫瑰葉肉細胞,使其處于感受態
D.可用含四環素的培養基篩選轉基因玫瑰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一種“甘薯+奶牛+沼氣+花木+龍蝦+食用菌”生態農業模式,據圖分析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的是沼氣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
B.該生態系統的設計遵循了物質和能量循環再生原理、物種多樣性等生態學原理
C.圖中可以組成的食物鏈是甘薯→奶牛
D.甘薯藤青貯的目的通過微生物厭氧發酵,初步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機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ch1L基因是藍細菌擬核DNA上控制葉綠素合成的相關基因。為研究該基因對葉綠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構建該種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變異株細胞。技術路線如下圖所示,對此描述正確的有幾項( )
(1)ch1L基因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2)①②過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作用是將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鍵打開
(3)①②過程都要使用限制酶和DNA連接酶
(4)可用含紅霉素的培養基篩選出該變異株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某轉基因抗蟲水稻培育流程圖,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毒蛋白基因的獲得需要限制酶
B.①過程所依據的理論基礎之一是DNA分子結構的相似性
C.該基因工程的原理是讓毒蛋白基因在宿主細胞中穩定存在
D.④過程依據細胞的全能性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三4月二輪復習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植物激素調節的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長素類似物在實際應用時需要注意使用濃度的大小
B.赤霉素能促進細胞伸長、細胞分裂素能促進細胞分裂,因而都能促進植物生長
C.失重狀態下,根失去向地生長特性的原因是生長素不能極性運輸
D.植物果實的自然生長過程與生長素、赤霉素等多種植物激素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青島市高三12月階段性模塊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蘿卜條放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進行實驗,在保持細胞存活的條件下,蔗糖溶液濃度與蘿卜條細胞液的濃度變化的關系如圖,其中b點代表實驗前細胞液的濃度,且a=b。假設實驗前所選的各組蘿卜條的細胞液的濃度均相同。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蔗糖是生物大分子,只能通過非跨膜運輸出入細胞
B.蔗糖溶液濃度為a時,細胞內外的水分無跨膜運輸
C.蔗糖溶液濃度大于a點時,細胞發生質壁分離,隨后復原
D.蔗糖溶液濃度小于a點時,細胞吸水,細胞吸水力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