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最新研究表明,地球歷史上最悲劇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可能是由細菌導致的。該物種大滅絕事件發生于2.52億年前二疊紀末期(在恐龍出現之前),無數物種由于無法及時適應當時氣候變化,而逐漸消失滅絕。與此同時,某種細菌A得到快速大量繁殖,原因有二:第一,該細菌A能利用海洋沉積層的二氧化碳和氫氣合成并釋放甲烷,顯著改變氣候和海洋化學成分;第二,火山噴發導致鎳元素迅速增多,這種至關重要的營養物質幫助微生物(細菌A)增殖。
(1)從生態系統成分的角度看,該細菌A屬于 。
(2)在進行微生物培養時必須防止外來其他雜菌的干擾。為此,在接種前,除了必須對培養皿、接種用具和培養基進行嚴格滅菌外,還必須對實驗者的衣著、手和實驗空間進行嚴格清潔和消毒外;在接種操作時,必須 、 、 。
(3)鑒于細菌A在高濃度有機廢水的生物處理中能發揮很大作用,要對其進行篩選,則應選用下表中的__ _培養液,針對不選用的其他培養液,分別說明原因:
① ,② 。
(4)分離并觀察細菌A,可采用 法將初篩菌液接種在配方適宜的 培養基上。接種前,必須對培養基進行滅菌的方法是 。
(5)細菌A計數,可吸取菌液1ml稀釋1000倍,然后吸取稀釋后的菌液0.2ml,接種于培養基上培養,接種所使用的工具是 。一段時間后觀察菌落并計數,實驗重復三次結果如下圖,則該菌液的濃度是 個細菌/ml。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房山區高三模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中沒有線粒體,只能通過厭氧呼吸獲得能量
B.細胞分化、衰老和癌變都會導致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
C.核糖體是細胞內蛋白質的“裝配機器”,由蛋白質和mRNA組成
D.大腸桿菌有絲分裂前后,染色體數目一般不發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武漢市高一下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興奮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傳導過程中,有時存在一個突觸引起的興奮被后一個突觸抑制的現象。下圖是突觸2抑制突觸1興奮傳導的過程,以及突觸1和突觸2興奮傳導時的電位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突觸1中的神經遞質是血漿和淋巴
B.a→b段電位變化的原因是Na+內流
C.B處膜電位無變化,不能確定Gly屬于抑制性遞質
D.Gly與突觸后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導致陽離子內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武漢市高一下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958年,美國科學家斯圖爾德(F.C.Steward)通過植物組織培養,胡蘿卜根尖韌皮部細胞能發育成完整的胡蘿卜植株。這說明植物細胞具有
A.全能性 B.特異性 C.多樣性 D.周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開封市高三沖刺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研究機構對某區域的一種田鼠進行了調查,所調查樣方的總面積為2 hm2。統計所捕獲的鼠數量、性別等,進行標記后放歸;3日后進行重捕與調查。所得到的調查數據如下表:
捕獲數/只 | 雌性個體數 | 雄性個體數 | 標記數/只 | |
初捕 | 50 | 28 | 22 | 50 |
重捕 | 50 | 32 | 18 | 10 |
以下是某同學對數據的分析結果,你認為正確的是
A.該地區田鼠的平均種群密度約為250只/hm2
B.此調查方法可以用來調查土壤中小動物物種的豐富度
C.田鼠在被捕捉過一次后更難捕捉,統計的種群密度比實際低
D.綜合兩次捕獲情況,該田鼠種群的性別比例(♀/♂)約為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高一下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小鼠的皮毛顏色由常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灰色物質合成,B/b控制黑色物質合成。兩對基因控制有色物質合成的關系如下圖:
(1)選取三只不同顏色的純合小鼠(甲一灰鼠,乙一白鼠,丙—黑鼠)進行雜交,結果如下:
請根據以上材料及實驗結果分析回答:
①A/a和B/b這兩對基因位于 對染色體上;甲、乙兩親本的基因型依次為 。
②“兩對基因控制有色物質合成的關系”圖中,有色物質1代表 色物質。
③在實驗一的F2代中,白鼠共有________ 種基因型;其中與乙親本不同的占的比例為________。
(2)在純合灰鼠群體的后代中偶然發現一只黃色雄鼠(丁),經實驗證實,小鼠丁的黃色性狀是由基因A突變產生的。現用3種不同顏色的熒光,分別標記小鼠丁精原細胞的基因A、B及突變產生的新基因,觀察其分裂過程,發現某個次級精母細胞有3種不同顏色的4個熒光點。由此推測,相應的精原細胞在 時期發生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高一下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程序性細胞死亡”學說認為,生物在發育過程中受到基因控制,許多細胞會正常地走向死亡。下列不屬于這種細胞死亡現象的是 ( )
①癌細胞的擴散 ②蝌蚪發育成為青蛙的過程中尾部消失了
③寄生細胞因病毒的復制、釋放而消亡 ④花冠在傳粉后凋謝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鎮江市高三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辣椒素作為一種生物堿廣泛用于食品保健、醫藥工業等領域,其獲得途徑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愈傷組織、脫毒苗和高產細胞系的獲得都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B.圖中①和②分別表示辣椒組織培養中細胞的脫分化和再分化過程
C.②過程中需用適宜配比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溶液處理
D.用酶解法將愈傷組織分離成單細胞時,常用的酶是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