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遺傳、變異和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遺傳和變異是進化的基礎,通過遺傳使基因在子代中得以延續和傳遞
B.根據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推知,基因重組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原因
C.地理隔離可阻止種群間的基因交流,種群基因庫的差異導致種群間產生生殖隔離
D.種群內基因頻率改變的偶然性隨種群數量的下降而增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需檢測的有機物 | 用于檢測的試劑 | 反應產生的顏色 |
還原糖 | ①斐林試劑 | 磚紅色 |
蛋白質 | ②雙縮脲試劑 | 紫色 |
脂肪 | 蘇丹Ⅲ | ④橘黃色 |
③蘇丹Ⅳ | 紅色 | |
淀粉 | 碘液 | ⑤藍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酶的合成都需要相應的模板和酶 | |
B. | 酶活性最高時的溫度一般不適合該酶的保存 | |
C. | 能產生激素的細胞一定能產生酶 | |
D. | 動、植物細胞培養時需要加入激素,故動、植物細胞不能合成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河北藁城一中高三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囊泡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囊泡膜的化學組成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質
B.高爾基體在囊泡運輸過程中起重要的交通樞紐作用
C.神經遞質可通過囊泡運輸進入突觸后膜
D.囊泡與特定位點的識別與蛋白質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河北藁城一中高三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根據圖甲曲線分析,可以判斷經過一晝夜,玻璃罩內的植物有機物的量減少
B.假設圖乙中四種生物只構成一條食物鏈,在一段時間內,如果甲的種群數量增加,乙和丁的種群數量都增加
C.圖丙是用目鏡10X、物鏡10X組合下看到的細胞圖像,若將物鏡換為40X后再觀察,視野中可看到2個完整的細胞
D.據圖丁可以判斷此狀態下A處溶液濃度大于B處溶液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河北藁城一中高三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鑒定待測樣液中的還原糖時,先加NaOH溶液,振蕩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細胞的有絲分裂裝片時,洋蔥根尖解離后直接用龍膽紫溶液染色
C.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中,將大蒜根尖制成裝片后再進行低溫處理
D.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使用過氧化氫酶不能得到預期實驗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河北藁城一中高三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
①組成DNA與ATP的元素種類不同 ②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③DNA分子中兩條脫氧核苷酸鏈之間的堿基一定是通過氫鍵連接的 ④雙鏈DNA分子中嘌呤數等于嘧啶數 ⑤分子大小相同、堿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一定相同 ⑥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⑦沸水浴條件下,脫氧核苷酸與二苯胺發生作用呈現藍色
A ①③④ B ③④ C ④⑦ D 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高三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科研人員利用胚胎干細胞(ES細胞)對干擾素基因缺失小鼠進行基因治療。其技術流程如下圖:
(1)步驟①的技術名稱是 。
(2)將基因導入ES細胞而不是導入到上皮細胞是因為ES細胞具有 。
(3)步驟③中,需要構建含有干擾素基因的 。由于DNA復制時,子鏈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故構建前利用PCR技術擴增干擾素基因時,可以從下圖A、B、C、D四種單鏈DNA片段中選取 作為引物。對干擾素基因片段和質粒進行酶切時,可選用限制酶的組合為 或 。
(4)將步驟③獲得的ES細胞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選擇發 色熒光的細胞進行體外誘導。為檢測干擾素基因是否表達,可以采用 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胰蛋白酶不能破壞該生物細胞的最外層結構 | |
B. | 圖中甲細胞內染色單體數與核DNA數相等 | |
C. | 圖中乙狀態的細胞較多,原因是該細胞所處時期占細胞周期比例較大 | |
D. | 圖中細胞應該是未分化的細胞,其全能性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