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分)分光光度計可以用來測定色素對不同波長的光的吸收能力,其顯示屏的讀數反映了光的強度。有人利用分光光度計分別測定葉綠素對綠光和藍光的吸收情況,結果如下。
(1)葉綠體的____________上含有色素,提取色素需要使用____________。
(2)上述實驗表明葉綠素對____________光吸收率低,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
(3)生物學家將棱鏡產生的光譜投射到一段水綿上,并在水綿的懸浮液中放入好氧細菌,一段時間后好氧細菌的分布如右圖所示。結果顯示好氧細菌聚集在____________區域,原因是____________。
(4)在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水綿正常進行光合作用時突然停止光照,在短時間內葉綠體中C3化合物含量的變化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8.現有4個純合南瓜品種,其中2個品種的果形表現為圓形(圓甲和圓乙),1個表現為扁盤形(扁盤),1個表現為長形(長)。用這3個南瓜品種做了2個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1:圓甲×圓乙,F1為扁盤,F2中扁盤:圓:長=9︰6︰1
實驗2:用長形品種植株的花粉對實驗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單株收獲F2中扁盤果實的種子,每株的所有種子單獨種植在一起得到一個株系。
綜合上述實驗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南瓜果形的遺傳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B.從實驗1推知,圓甲,圓乙都是純合體,F2中的圓形也都是純合體
C.實驗2中所有株系中,理論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現為扁盤
D.實驗2中所有株系中,理論上有2/9的株系F3果形扁盤︰圓形=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下列有關生物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能分泌固醇類激素的細胞內質網比較發達
B.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讓mRNA和DNA進入細胞質
C.細胞膜上的受體是細胞間信息交流所必需的
D.細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細胞膜的通透性穩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9.在某二倍體作物育種時,將①、②兩個植株雜交得到③,將③再做如下圖所示處理。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③→④過程一定發生了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B.在③→⑧的育種過程中所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C.⑧植株不能產生后代的原因是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
D.③→⑨過程為單倍體育種,⑨植株自交后代不會發生性狀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6.下圖表示生態系統中生物的部分代謝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能進行過程①或者③的生物屬于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
B.能進行過程②或者④的生物屬于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
C.各種生物只能通過過程②為自身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D.過程②和過程④不可能在生物體的同一細胞內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6.(8分)紅花酢漿草是我國重要的綠化和觀賞草坪植物,但它經常會受到酢漿草巖螨的危害。為了探究溫度對酢漿草巖螨各螨態發育階段的影響,科研工作者在其它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設置不同的溫度梯度,每天10:00調查并整理一次數據,結果見下表。
(1)每個溫度重復3次,每次孵育15粒卵,目的是:____________。
(2)每次直接計數的是____________,經過計算再得出表中各螨態發育階段的平均天數。
(3)在____________℃范圍內,酢漿草巖螨各螨態均能完成生長發育。溫度對其生長發育有影響,表現在隨著溫度的升高發育歷期____________。
(4)調查酢漿草巖螨的種群密度應采用____________,取樣要求為____________。
(5)從種群的特征角度分析,影響酢漿草巖螨的種群密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6)統計酢漿草巖螨種群個體數時,應包含以下____________(填字母)。
A.卵期的個體數
B.幼螨期的個體數
C.前若螨期的個體數
D.后若螨期的個體數
E.產卵前期的個體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7.下圖為真核細胞DNA復制過程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DNA分子復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復制,復制時需要引物
B.DNA解旋酶能使雙鏈DNA解開,但需要消耗ATP
C.子鏈延伸時,氫鍵和磷酸二酯鍵的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D.從圖中可以看出合成兩條子鏈的方向是相反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4.將細菌在含有31P核苷酸和32S氨基酸的培養基中培養多代后,再用DNA和蛋白質分別被32P和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則噬菌體在細菌體內復制三次后,含有31P和含有35S的噬菌體分別占子代噬菌體總數的A.1和1
B.1/4和0
C.1和0
D.1/4和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某生物研究小組在密閉恒溫玻璃溫室內進行植物栽培實驗,連續48小時測定溫室內CO2濃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圖所示曲線(整個過程呼吸速率恒定),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A.圖中植物呼吸速率與光合速率相等的時間點有3個
B.綠色植物CO2吸收速率達到最大的時刻是第45小時
C.實驗開始的前24小時比后24小時的平均光照強度弱
D.實驗全過程葉肉細胞內產生ATP的場所是線粒體和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