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正常人體內環境和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人體淋巴細胞所處的內環境可能是淋巴,也可能是血漿
B.血漿滲透壓的穩定遭到破壞,會引起組織細胞代謝紊亂
C.內環境中 Na+濃度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影響到神經細胞的興奮性
D.內環境的成分有 CO2、尿素、神經遞質、呼吸酶等
【答案】D
【解析】
內環境穩態是指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關于“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應掌握以下幾點:
(1)實質:體內滲透壓、溫度、pH等理化特性呈現動態平衡的過程;
(2)定義: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態;
(3)調節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4)層面:水、無機鹽、血糖、體溫等的平衡與調節。
A、人體淋巴細胞位于淋巴和血漿中,所以其所處內環境可能是淋巴或者是血漿,A正確;
B、內環境的滲透壓保持在一定范圍之內,為組織細胞正常代謝創造了條件,這種穩態遭到破壞后,酶就不能正常發揮催化作用,會引起體內代謝紊亂,B正確;
C、靜息電位的維持主要依賴于鉀離子外流,動作電位產生和維持依賴于鈉離子內流,故內環境中 Na+濃度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影響到神經細胞的興奮性,C正確;
D、呼吸酶存在于細胞內,不屬于內環境,D錯誤。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選取某豐富度較低的生態系統中的a、b、c、d四種生物開展研究,發現a是主要的自養生物,b處于第一營養級,a、c、d構成的食物鏈為a→c→d,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c、d能夠加快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是該生態系統的基石
B.豐富度的統計方法有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
C.若人為地將a清除,則b可能成為該生態系統主要的自養生物
D.若d大量死亡,則一段時間后種群密度可能增加的有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內共生學說是關于線粒體起源的一種學說。認為線粒體來源于細菌,即細菌被真核生物吞噬后,在長期的共生過程中進化形成了線粒體。下列選項不能支持內共生學說的是
A.線粒體內膜折疊成嵴以增大膜面積
B.線粒體有雙層膜,內含環狀DNA分子
C.線粒體中含有核糖體,能進行翻譯過程
D.線粒體中含有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解旋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研究高等動物內分泌腺的功能,有人做了下述實驗:將體重恰好相等的三只雄性小狗分別編號為A、B、C。A狗不做任何處理,該狗發育正常。而對B、C兩只狗分別進行了不同的處理,四個月后,A狗發育成熟了。對三只狗進行血液分析,得到實驗數據如下:
實驗狗 | 雄性激素(mg/100克血) | 甲狀腺激素(mg/100克血) | 生長激素(mg/100克血) |
A | 4 | 3 | 6 |
B | 3.5 | 0.0 | 5.8 |
C | 3.8 | 2.8 | 0.1 |
?
?
?
分析表中的數據不能得到的推測是( )
A.A狗用作對照實驗
B.B狗被切除了甲狀腺和胰腺
C.C狗被切除了垂體
D.經較長時間后,C狗血液中的雄性激素與甲狀腺激素也會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實驗動物大鼠為材料,開展甲狀腺功能的研究。請 回答:
(1)將實驗大鼠隨機分為 2 組,A 組切除甲狀腺,B 組_____,定期測定每只 大鼠的耗氧量。上述實驗用耗氧量作為檢測指標的依據是_____。兩 組大鼠的耗氧量至第 5 天開始才出現差異,其原因是_____。 若用體長作為檢測指標重復上述實驗,對實驗大鼠的要求是_____。
(2)為了驗證切除甲狀腺引起耗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甲狀腺激素不足,可利用第(1)小 題的_____組大鼠繼續進行實驗,實驗思路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H7N9 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基因組為單鏈 RNA)。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人體可通過吞噬細胞、效應 B 細胞等抵抗禽流感病毒
B.H 和 N 表示病毒表面的不同蛋白質,則該病毒的抗原可能位于其上
C.H7N9 型禽流感能跨物種感染人的最可能原因是其發生了某種特殊的基因突變
D.部分新感染患者在沒有獲得正確的醫療救助之下也成功康復,是因為其體內有記憶細胞,可以快速啟動二次免疫對抗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物質跨膜運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巨噬細胞攝入病原體的過程屬于協助擴散
B.固醇類激素進入靶細胞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
C.細胞呼吸產生的CO2進入葉綠體屬于被動運輸
D.護膚品中的甘油進入皮膚細胞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高倍鏡的使用描述正確的是(??? )
A.使用高倍鏡前應先在低倍鏡下觀察清楚物象,再轉光圈換成高倍鏡
B.換用高倍鏡后,視野變暗,此時可以換用平面鏡調亮視野
C.低倍鏡下視野中發現污漬,若換成高倍鏡后污漬消失,則該污漬位于低倍鏡上
D.高倍鏡下看到一草履蟲順時針運動,則其實際上為逆時針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據(科學簡史)記載,《物種起源》初版的1250本在發行當天就被有識之土購買空。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它
A. 繼承發展了早期的進化論
B. 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
C. 動搖了禁錮思想的神創論
D. 否定了當時對基督的信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