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作為分解者的蘑菇被人類所食后,實現了物質在生物群落內的循環流動
B.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上全是捕食關系
C.生態系統的成分與營養結構決定著其自我調節能力的大小
D.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就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環
【答案】C
【解析】
1、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
(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成分 | 構成 | 作用(主要生理過程) | 營養方式 | 地位 | |
非生物成分 |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 光、熱、水、土,氣 | 為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 | ||
生物成分 | 生產者 | 綠色植物、光合細菌、化能合成細菌 | 將無機物轉變成有機(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用) | 自養型 | 生態系統的基石 |
消費者 | 動物、寄生微生物、根瘤菌 | 消費有機物(呼吸作用) | 異養型 | 生態系統最活躍的成分 | |
分解者 | 腐生微生物 | 分解動植物遺體(呼吸作用) | 生態系統的關鍵成分 |
(2)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食物鏈:生態系統中各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
食物網:在一個生態系統中,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形成的復雜的營養結構;
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渠道。
2、生態系統的功能有三個方面: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
A、物質循環是指物質在生物群落內部和無機環境之間進行循環,A錯誤;
B、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上還存在寄生等關系,B錯誤;
C、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與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呈正相關,C正確;
D、碳的全球化循環還需要分解者(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錯誤。
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邏輯數學中,若由甲推不出乙而由乙可以推出甲,則稱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條件。下列不滿足甲、乙這種關系的是( )
A.甲表示細胞癌變,乙表示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
B.甲表示細胞處于分裂后期,乙表示染色體的著絲點斷裂
C.甲表示基因遵循分離定律,乙表示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D.甲表示內環境穩態,乙表示機體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態學規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碳循環的平衡
B.在農田中適當增加食物鏈,能提高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C.雄鳥求偶時進行復雜的求偶炫耀說明信息傳遞能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D.紅樹林在調節氣候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5)題。
植物病蟲害會造成農作物減產、品質下降,是世界各國農業生產中的主要威脅。植物激素在抵御病蟲害時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茉莉酸是關鍵的防衛激素之一,對植物抵御咬食性昆蟲和死體營養型病原菌尤其重要。水楊酸是另一個重要防衛激素,對植物抵抗活體、半活體營養型病原微生物起關鍵作用。
當植物被害蟲捕食受損后,損傷葉片和遠端未損傷葉片均會產生防御反應。那么,抵御信號是如何由受損部位傳遞到未損傷部位的呢?有文章報道了植物可通過“神經系統”傳遞抵御捕食或機械損傷的信號。
科研人員發現,擬南芥葉片在遭受捕食或機械損傷后,2s內就在受損部位細胞內檢測到Ca2+濃度顯著增加,2min內在遠處未損傷葉片細胞內也檢測到Ca2+濃度顯著增加,15min左右檢測到茉莉酸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量以及茉莉酸含量的顯著增加。這種信息傳遞速率大約為1mm/s,比物質擴散速率還要快,這說明植物體內可能存在著一種快速的、長距離的電信號傳遞途徑。進一步研究發現,受損擬南芥的韌皮部也有Ca2+濃度的顯著增加,當抑制韌皮部細胞間胞間連絲的傳導,發現植物在受到損傷時,遠距離的未損傷葉片的Ca2+濃度和茉莉酸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量都沒有顯著增加。由此推測,這種電信號是通過韌皮部細胞間的胞間連絲傳遞的。
由于植物體內抵御信號的快速傳遞與谷氨酸樣受體蛋白(GLR,受谷氨酸調控)有關,且該蛋白是Ca2+的通道蛋白。因此,科研人員又構建了擬南芥GLR缺失的突變體,研究發現該突變體的葉片受損后,遠距離未損傷葉片細胞內Ca2+濃度沒有顯著變化。進一步用谷氨酸處理未受損的野生型擬南芥葉片,發現該葉片細胞內Ca2+濃度和抵御侵害相關基因表達量顯著增加?蒲腥藛T還構建了在細胞壁特異表達谷氨酸敏感蛋白(有谷氨酸存在時,該蛋白會發出綠色熒光)的擬南芥植株,檢測發現受損部位的谷氨酸含量顯著增加。
(1)植物激素是對植物生長發育起_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機物。據文中信息,能夠幫助植物抵御病蟲害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
(2)文中構建擬南芥GLR缺失突變體時,需要用__________誘變處理野生型擬南芥種子或愈傷組織,通過某種方法篩選出擬南芥GLR缺失突變體。
(3)本文科研人員所進行的研究中,最重要的發現是_______。
A.植物細胞具有谷氨酸樣受體蛋白
B.植物受到損傷后,Ca2+通過谷氨酸樣受體蛋白進入細胞
C.植物長距離傳遞抵御信號與Ca2+、谷氨酸和谷氨酸樣受體蛋白有關
D.植物通過產生茉莉酸、水楊酸等激素抵御病蟲害
E.植物葉片受損后,Ca2+通過韌皮部細胞間胞間連絲傳遞到未受損葉片
(4)綜合文章信息,請寫出當植物某部位葉片被捕食受損后,抵御信號在損傷葉片產生并傳遞到遠端未損傷葉片,最終引起激素釋放的途徑:_____________。
(5)結合文章信息及所學知識,從細胞與分子水平總結植物抵御信號傳遞與動物神經調節中信息傳遞的相似之處:___________。(答出1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衰老是生物界的普遍現象。衰老的人體通常表現出細胞數目減少、肌肉萎縮、行動遲緩等特征,下列有關細胞衰老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衰老是生物界的正常現象
B.衰老細胞內的所有酶活性都降低
C.衰老細胞的細胞核體積增大,色素含量增多
D.社會老齡化的形成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反映出人類衰老的延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屬于內環境穩態實例的是
A. HCO3-與HPO42-等離子共同作用,使血漿pH維持在7.35~7.45之間
B. 人體內的吞噬細胞清除衰老、破損和異常的細胞
C. 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一星期,肌細胞內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變
D. 劇烈運動出很多汗后,上廁所的次數會比平時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教材實驗中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顯微鏡目鏡和物鏡的組合中,放大倍數最大的是________。
A.目鏡10×,物鏡10× B.目鏡16×,物鏡10×
C.目鏡10×,物鏡40× D.目鏡16×,物鏡40×
(2)還原糖的鑒定時,加入斐林試劑后經水浴加熱,可觀察到________出現。
(3)“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的原理是________使DNA呈綠色,吡羅紅使RNA呈________。
(4)“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實驗中,植物細胞的_________相當于一層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過,而蔗糖分子不能透過。
(5)“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實驗中,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可用酸性________________檢驗,出現的現象是由橙色變成________________。
(6)提取綠葉中的色素時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分離色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7)“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裝片的制作流程為:解離→漂洗→________→制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