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兩種,是受單基因(A、a)控制的。有人對某一社區的家庭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表:
組合序號 | 雙親性狀 父 母 | 家庭數目 | 油耳男孩 | 油耳女孩 | 干耳男孩 | 干耳女孩 |
一 | 油耳×油耳 | 195 | 90 | 80 | 10 | 15 |
二 | 油耳×干耳 | 80 | 25 | 30 | 15 | 10 |
三 | 干耳×油耳 | 60 | 26 | 24 | 6 | 4 |
四 | 干耳×干耳 | 335 | 0 | 0[來|網] | 160 | 175 |
合計 | 670 | 141 | 134 | 191 | 204 | |
(1)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判斷的依據是 。
(2)一對油耳夫婦生了一個干耳兒子,推測母親基因型是 ,這對夫婦生一個油耳女兒概率是 。
(3)從組合一的數據看,子代性狀沒有呈典型的孟德爾分離比(3:1),其原因是 。
(4)若一對干耳夫婦生了一個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
(1)常 從表格數據可判斷油耳為顯性性狀。假設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油耳父親(XAY)的女兒(XAX-)不能表現為干耳性狀,與第一、二組的調查結果不符,所以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2)Aa 3/8
(3)只有Aa×Aa的后代才會出現3:1的性狀分離比,而第一組的雙親基因型可能為AA或Aa。
(4)體細胞突變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一)組雙親是油耳,后代中出現了干耳,說明油耳為顯性;(二)(三)組結果中油耳和干耳沒有性別差異,可以確定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假設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油耳父親(XAY)的女兒(XAX-)不能表現為干耳性狀,與第一、二組的調查結果不符,所以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2)根據上述分析可知,油耳雙親生出干耳后代,可知雙親的基因型均為Aa,這對夫婦所生每個孩子是油耳和干耳的可能性比例為3:1,生一個油耳女兒概率是3/4x1/2=3/8。
(3)根據上述分析可知,油耳雙親生出干耳后代,只有雙親的基因型均為Aa,這樣的夫婦所生每個孩子是油耳和干耳的可能性比例才為3:1;但第一組的部分親本的基因型可能為AA,導致所有子代性狀沒有呈典型的孟德爾分離比(3:1)。
(4)若一對干耳夫婦生了一個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則可能是該男孩發育過程中發生了體細胞突變,導致兩耳的性狀出現差異。
考點: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判斷或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德陽市高三“二診”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用含不同濃度NaF的水溶液喂養小白鼠,一段時間后,培養并測量小白鼠細胞代謝產熱量及細胞內的ATP濃度,分別獲得細胞內的ATP濃度數據和產熱量曲線如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該實驗的測量指標是細胞產熱量和細胞內的ATP濃度
B.高濃度的NaF組產熱量峰值和ATP濃度均低于對照組
C.NaF對細胞代謝產生ATP有抑制作用
D.該實驗采用了空白對照和相互對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一中13級下第一學月“教與學”質量檢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DNA的復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DNA聚合酶不能從頭開始合成DNA,只能從5′端延伸DNA鏈
B.DNA復制不需要引物
C.引物與DNA母鏈通過堿基互補配對進行結合
D.DNA的合成方向總是從子鏈的3′端向5′端延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一中13級下第一學月“教與學”質量檢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是關于“檢測土壤中細菌總數”實驗操作的敘述,其中錯誤的是
A.用蒸餾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經高溫、高壓滅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釋液和無菌水各0.1 mL,分別涂布于各組平板上
C.將實驗組和對照組平板倒置,37 ℃恒溫培養24~48小時
D.確定對照組無菌后,選擇菌落數在300以上的實驗組平板進行計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一中13級下第一學月“教與學”質量檢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制備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基的步驟是
A.計算、稱量、倒平板、溶化、滅菌
B.計算、稱量、溶化、倒平板、滅菌
C.計算、稱量、溶化、滅菌、倒平板
D.計算、稱量、滅菌、溶化、倒平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上第三次質檢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某種細胞的結構示意圖,正常生理狀態下,下列選項中的變化都會在該種細胞中發生的是
A.氨基酸→胰島素;ATP→ADP+ Pi
B.葡萄糖→淀粉;H2O→[H] +O2
C.氨基酸→RNA聚合酶;[H]+ O2→H2 O
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質→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3月質檢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流行性感冒病毒HlN1亞型是第一個被鑒定出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之后即不斷地有新亞型發現的報導。圖右為流行性感冒病毒構造示意圖,其中甲(英文簡稱H)與病毒進入細胞有關;乙(英文簡稱N)則與病毒出細胞有關。抗病毒藥物一一“克流感”主要是抑制乙的作用。下列有關流行性感冒病毒之敘述,正確的是
A.遺傳物質為8段DNA
B.甲和乙為體現本病毒亞型特征的結構
C.本病毒可用自己的酶轉錄翻譯出蛋白質
D.“克流感”主要是阻斷本病毒入侵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三下月考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某生物的細胞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體
B.卵巢中不可能同時出現三種細胞
C.能夠出現基因重組的是乙
D.丙的子細胞是精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