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原核細胞某個基因轉錄和翻譯過程的示意圖。據圖分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上圖中有6個mRNA與模板DNA形成的雜交雙鏈
B.該基因被轉錄多次,方向均由右向左進行
C.轉錄結束后立即開始翻譯,沒有轉錄后加工的過程
D.多個核糖體串聯在一起,共同完成一條多肽鏈的合成,增加了翻譯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一中13級下第一學月“教與學”質量檢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探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滌效果”的敘述,合理的是
A.先用熱水溶解洗衣粉,再將水溫調節到最適溫度
B.實驗的觀察指標可以是相同洗滌時間內污漬的殘留程度
C.相同pH 時加酶洗衣粉洗滌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衣物質地和洗衣粉用量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上第三次質檢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兩種,是受單基因(A、a)控制的。有人對某一社區的家庭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表:
組合序號 | 雙親性狀 父 母 | 家庭數目 | 油耳男孩 | 油耳女孩 | 干耳男孩 | 干耳女孩 |
一 | 油耳×油耳 | 195 | 90 | 80 | 10 | 15 |
二 | 油耳×干耳 | 80 | 25 | 30 | 15 | 10 |
三 | 干耳×油耳 | 60 | 26 | 24 | 6 | 4 |
四 | 干耳×干耳 | 335 | 0 | 0[來|網] | 160 | 175 |
合計 | 670 | 141 | 134 | 191 | 204 | |
(1)控制該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判斷的依據是 。
(2)一對油耳夫婦生了一個干耳兒子,推測母親基因型是 ,這對夫婦生一個油耳女兒概率是 。
(3)從組合一的數據看,子代性狀沒有呈典型的孟德爾分離比(3:1),其原因是 。
(4)若一對干耳夫婦生了一個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畢業班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塔胞藻(單細胞微型藻類)是水產動物的優質餌料。為探究Cu2+對塔胞藻細胞密度的影響,研究人員設置了Cu2+濃度依次為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320μmol/L的培養液,每個濃度3個平行組。將塔胞藻分別接種在上述培養液中進行處理。分別于處理后的24h、48h、72h及96h進行取樣,測定塔胞藻細胞密度。實驗結果如下圖甲所示。
(1)在培養操作過程中,為防止雜菌污染,需對培養液進行 (1分)處理。每次取樣測定塔胞藻細胞密度時,均需做3次重復實驗,探究過程共需測定的樣品數為 。
(2)研究人員用血球計數板(規格為1mm×1mm×0.1mm)對未經稀釋培養液中的塔胞藻進行計數,計數室內細胞分布見圖乙,則培養液中塔胞藻細胞的密度是 。下列操作會使計數結果偏大的是 。
A 稀釋塔胞藻培養液時,未達到預設的稀釋倍數
B 對于壓在小方格上、下、左、右四條界線上的塔胞藻,均進行計數
C 塔胞藻在計數室中均勻分布,但每一個小方格內的塔胞藻過多
D 誤把死細胞當作活細胞
E 從三角燒瓶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之前,未將三角燒瓶輕輕振蕩幾次即從培養液的上方取樣
(3)實驗結論:Cu2+對塔胞藻種群數量增長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圍內,Cu2+ 濃度越大,其抑制作用越強。得到上述結論的依據是:①在相同時間內, ;②在一定濃度范圍內, 。
(4)研究人員推測,水體受Cu2+ 污染和缺Mg2+都可能會抑制塔胞藻的光合作用。為探究Cu2+污染和缺Mg2+對塔胞藻光合作用的影響及其相互關系,可設置以下對照實驗:對照組用完全培養液在適宜條件下培養塔胞藻;實驗組的培養液依次為 (3分)。你認為,在短時間內,光合作用生理狀況與細胞密度兩個指標中, 往往能更快地反映塔胞藻受Cu2+毒害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畢業班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基因突變鼠和正常鼠運動對血糖濃度的影響。根據圖中信息,基因突變鼠出現圖中狀況的原因最可能是
A.體內細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體
B.甲狀腺被切除
C.無法將血糖轉換成肝糖原
D.胰島B細胞受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3月質檢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核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在細胞內的運輸取決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號序列以及信號序列的差異,如下圖所示:
(1)研究發現,經②過程進入內質網的多肽,在內質網中折疊成為具有一定 的蛋白質,③過程輸出的蛋白質并不包含信號序列,推測其原因是 。經②③過程形成的蛋白質經過④途徑送往溶酶體、成為膜蛋白或
(2)某些蛋白質經⑥、⑦過程進入線粒體、葉綠體時,需要膜上 的協助。線粒體和葉綠體所需的蛋白質部分來自⑥、⑦過程,部分在 的指導下合成。
(3)某些蛋白質經⑧過程進入細胞核需要通過 (結構),這一過程具有 性。
(4)除了圖中⑤以外,送往不同細胞結構的蛋白質具有 ,這是細胞內蛋白質定向運輸所必須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學期第5次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下列四幅曲線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圖1中b時該植物的O2生成量為N1
B.圖2中a點植物葉肉細胞內不發生光合作用,b點表示光合作用最強
C.由圖3可看出,b點時種群增長速率最大,種內斗爭也最激烈
D.若圖4表示人有絲分裂中染色體組數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等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甘肅省張掖市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為某一遺傳病的家系圖,已知Ⅰ一1為攜帶者。可以準確判斷的是( )
A.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B.Ⅱ—4是攜帶者
C.Ⅱ一6是攜帶者的概率為1/2
D.Ⅲ一8是正常純合子的概率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