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諺語中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食物鏈的原理。若鷹遷入了蟬、螳螂和黃雀所在的樹林中,捕食黃雀并棲息于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鷹的遷入增加了該樹林中蟬及其天敵的數量
B. 該生態系統中細菌產生的能量可流向生產者
C. 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消耗的環節
D. 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方向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上海卷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大量研究發現,很多生物密碼子中的堿基組成具有顯著地特異性。圖10 A所示的鏈霉菌某一mRNA的部分序列整體大致符合圖10 B所示的鏈霉菌密碼子堿基組成規律,試根據這一規律判斷這段mRNA序列中的翻譯起始密碼子(AUG或GUG)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江蘇卷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為在酵母中高效表達絲狀真菌編碼的植酸酶,通過基因改造,將原來的精氨酸密碼子CGG改變為酵母偏愛的密碼子AGA,由此發生的變化有
A.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變
B.植酸酶mRNA序列改變
C.編碼植酸酶的DNA熱穩定性降低
D.配對的反密碼子為U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江蘇卷參考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和DNA的鑒定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還原糖、DNA的鑒定通常分別使用雙縮脲試劑,二苯胺試劑
B.鑒定還原糖、蛋白質和DNA都需要進行水浴加熱
C.二苯胺試劑和用于配制斐林試劑的NaOH溶液都呈無色
D.脂肪、蛋白質鑒定時分別可見橘黃色顆粒、磚紅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全國卷3參考版) 題型:綜合題
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是真核生物可遺傳變異的兩種來源。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所涉及到的堿基對的數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數目比后者 。
(2)在染色體數目變異中,既可發生以染色體組為單位的變異,也可發生以 為單位的變異。
(3)基因突變既可由顯性基因突變為隱性基因(隱性突變),也可由隱性基因突變為顯性基因(顯性突變)。若某種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別發生隱性突變和顯性突變,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為Aa的個體,則最早在子 代中能觀察到該顯性突變的性狀;最早在子 代中能觀察到該隱性突變的性狀;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離得到顯性突變純合體;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離得到隱性突變純合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光合作用產生的[H]來源于水的光解,有氧呼吸產生的[H]來源于第一階段葡萄糖的分解和第二階段丙酮酸及水的分解 | |
B. | 光合作用中的[H]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產生,有氧呼吸中的[H]在線粒體中產生 | |
C. | 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產生的[H]是不同的物質 | |
D. | 光合作用產生的[H]用于暗反應還原三碳化合物,有氧呼吸產生的[H]用于與氧氣結合生成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過程需要的酶有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 |
B. | ②過程常用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 | |
C. | ③、④過程為分化和再分化,該過程體現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 |
D. | 轉基因生物DNA上是否插入目的基因,可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檢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是生命系統中最基本的結構層次 | |
B. | 一棵柳樹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 |
C. | 一塊棉田中的全部蚜蟲屬于一個種群 | |
D. | 一池塘里的水草、魚、蝦等全部生物屬于生物群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項 | B. | 1項 | C. | 2項 | D. | 3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