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可以通過光學顯微鏡區別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 |
B. | 可遺傳變異必然導致生物進化 | |
C. | 環境選擇使生物向有利于生存的方向變異 | |
D. | 單倍體都不可育 |
分析 可遺傳的變異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
(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這會導致基因結構的改變,進而產生新基因;
(2)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組合,包括兩種類型,①自由組合型: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著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組合.交叉互換型: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體),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換而發生重組.此外,某些細菌(如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和在人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產生基因重組.
(3)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重復、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體數目變異.
解答 解:A、變異中染色體變異可以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基因突變為分子結構的改變,不能用光學顯微鏡觀察,A錯誤;
B、可遺傳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是生物進化的前提條件,必然導致生物進化,B正確;
C、變異是不定向的,環境選擇使生物向有利于生存的方向進化,C錯誤;
D、如果單倍體植株含有偶數的染色體數,則是可育的,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變異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生物變異的類型,掌握基因突變的特點、種類及意義;識記基因重組的類型及意義;識記染色體變異的類型,掌握生物變異在實踐中的應用,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先研究基因的行為變化,后研究性狀的分離現象 | |
B. | 先研究一對相對性狀,后研究多對相對性狀 | |
C. | 選用豌豆做實驗材料 | |
D. | 用統計學的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內環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 | |
B. | 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蛋白質的含量有關 | |
C. | 正常人血漿PH穩定在7.35-7.45,與內環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離子有關 | |
D. | 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在37°C左右,即人體的正常體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①⑤ | D. | 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