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某植株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其中一條染色體發生部分缺失,獲得該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體上具有紅色顯性基因B,正常染色體上具有白色隱性基因b。如以該植株為父本,測交后代中部分表現為紅色性狀。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 )
A.減數分裂時染色單體1或2上的基因b突變為B
B.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3與4自由分離
C.減數第二次分裂時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自由組合
D.減數第一次分裂時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月份統一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5分)請回答下列有關現代生物技術的問題。
如圖是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改良草莓品系的過程。
(1)請寫出圖中涉及的現代生物技術中的2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員根據已知的胰島素基因序列,采用________方法獲得了胰島素基因。
(3)圖中A培育至具有鳳梨風味的綠草莓幼苗的過程,_______(是、否)體現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4)轉基因技術和細胞工程在動植物都有廣泛應用,但是,胚胎工程只是指對動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所進行的多種顯微操作和處理技術。
(5)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正在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嚴重的威脅。運用生態工程可對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和重建。生態工程建設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 的規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 ,達到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同步發展。生態工程是實現循環經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請寫出它遵循的基本原理中的3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天津武清區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分)玉米是一種重要的農作物,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科學家在玉米育種中和栽培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如圖是關于玉米培養的過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從繁殖原理上分析,A→D屬于無性生殖
B.植株D和G中的染色體組數不同
C.E→G不能體現細胞的全能性
D.E→F過程中獲得的植株一般沒有直接的使用價值(即應用于大田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測試生命科學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有關植物激素調節的問題(10分)
在驗證生長素類似物A對小麥胚芽鞘(幼苗)伸長影響的實驗中,將如圖一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餾水中1小時后,再分別轉入5種濃度的用含糖的磷酸鹽緩沖液配制的A溶液中,在23℃的條件下,避光振蕩培養24小時后,逐一測量切段長度(取每組平均值)。上述實驗重復進行兩次,結果見圖二的實驗一和實驗二。
(1)圖一中取該位置切段的原因是( )(多選,2分)
A.該段能產生生長素
B.該段不能產生生長素
C.該段對生長素敏感
D.該段對生長素不敏感
(2)振蕩培養的目的不但能使切段與溶液成分接觸更均勻,還能增加溶液中的 ,以滿足切段細胞呼吸的需求。
(3)據題意可知,圖二中濃度為0mg/L一組的培養溶液是 溶液,該組的作用是 。切段浸泡在蒸餾水中的目的是減少 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4)圖二中,濃度為0.001mg/L的溶液對切段伸長 (選填“有”或“無”)促進作用;與濃度為1mg/L的結果相比,濃度為10mg/L的溶液對切段的影響是 。 本實驗中 mg/L濃度的溶液促進切段伸長的效果最明顯。濃度為0.1mg/L時兩次實驗數據偏差較大,為檢驗該濃度下相關數據的可靠性,還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測試生命科學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有關微生物的問題(11分)
炭疽桿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對炭疽病疑似患者,可通過如圖所示鑒定炭疽桿菌的實驗進行確診。表1是培養炭疽桿菌的血瓊脂培養基成分,其中實驗組中的噬菌體能特異性地侵染炭疽桿菌。
(1)據表1分析“血瓊脂培養基”屬于( )(多選,2分)
①通用培養基 ②選擇培養基 ③固體培養基 ④液體培養基
(2)為從炭疽病疑似患者體內分離出炭疽桿菌,將采集到的患者皮膚膿胞滲出物稀釋后滴于培養基表面,用無菌玻璃刮鏟涂勻,這種接種方法稱為_____________。如圖所示的四種菌落分布圖中,不可能由該方法得到的是( )。
(3)制備圖20中的液體培養基時需采取_______________方法滅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據圖20分析,接種可疑菌后,經35℃培養24小時,液體培養基變渾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照組試管中應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與實驗組同時培養6小時后,若實驗組液體培養基的渾濁度比對照組________(填“高”或“低”),則可明確疑似患者被炭疽桿菌感染;反之則排除。此實驗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對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采取的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測試生命科學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假設某植物種群非常大,可以隨機交配,沒有遷入和遷出,基因不產生突變?共』騌對感病基因r為完全顯性。現種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開花和結實,而感病植株在開花前全部死亡。則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1/9 B.1/16 C.4/81 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測試生命科學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為不同pH值條件下淀粉酶對淀粉的分解作用結果,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該實驗可用來探究pH值對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
B.pH值為4和pH值為8時該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pH值由9調節到8,試管中淀粉的量不變
D.該實驗可用碘液來準確測定淀粉分解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泰安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下圖是某一年生自花傳粉植物(2n=10)的某些基因在親本染色體上的排列情況。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處于如圖所示時期的該植物細胞內有________個核DNA分子。用上述兩種基因型的親本雜交,進行人工授粉之前,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時期對母本用人工方法去除雄蕊。
(2)該植物控制紅色花色的基因分別是B、F、G,控制白色花色的基因分別是b、f、g;各顯性基因的表現效果相同,且顯性基因越多,紅顏色越深(如深紅、紅、淺紅……等表現型).隱形類型為白色。讓如圖所示親本進行雜交得F1,F1自交得F2,則F2花色的表現型種類是______種,基因型為BbFfGg的幾率是_______。
(3)多次實驗結果表明,讓F1自交得到的F2中雜合子Ee所占比例總為2/7,請推測原因____________(2分)。
(4)該植物葉片無香味(D)對有香味(d)為顯性,如圖所示親本進行雜交,在F1中偶爾發現某一植株葉片具有香味性狀。請結合圖示基因對此現象給出合理解釋: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鄭州市高三第一次質量預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正常人體處在溫度變化的環境中,機體散熱量變化曲線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t3~t4時段,產熱量等于散熱量
B.t1~t2時段,散熱量增加是由于人體休溫與環境溫度的溫差增大造成的
C.t2~t3時段,散熱量減少,這是體溫調節的結果
D.t3~t4時段的散熱量大于0~t1時段,t3~t4時段的體溫低于0~t1時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