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兩種高等生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分析回答:
(1)將圖B所示細胞浸在質量濃度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出現質壁分離現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從而使細胞通過滲透作用 。
(2)用含標記的丙氨酸的培養液體外培養圖所示細胞,該細胞合成并分泌一種含有的蛋白質,在合成該蛋白的過程中,通過 產生了H218O,則其中的18O來自于丙氨酸的 。
(3)若A是衰老的細胞,細胞核體積增大,水分減少,細胞膜 改變。
(4)若A是癌細胞,除細胞能無限增殖外,圖中⑤發生的變化是 ,黏著性降低,導致其容易在體內擴散和轉移。
(5)若B代表根尖分生區細胞,則圖中不應該有的細胞結構是 (填序號)。
(6)藍藻細胞與B細胞的主要區別是 。
(1)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 失水
(2)脫水縮合 羧基 (3)通透性 (4)糖蛋白減少
(5)⑨、⑩ (2分) (6)無核膜包圍的成形細胞核
【解析】
試題分析:(1)水分子是順相對含量的梯度跨膜運輸的,當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濃度時,細胞液中的水分便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外界溶液中,從而使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失水,又因為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于細胞壁的伸縮性,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質壁分離現象。
(2)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質的原料,在合成該蛋白的過程中,氨基酸分子互相結合的方式是脫水縮合,脫去的水分子中的18O來自于氨基酸的羧基。
(3)衰老的細胞主要特征之一是,細胞核體積增大,水分減少,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
(4)癌細胞的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使得癌細胞彼此之間的黏著性顯著降低,導致其容易在體內擴散和轉移。
(5)根尖分生區細胞沒有[⑨]中央液泡、[⑩]葉綠體。
(6)藍藻細胞屬于原核細胞,B細胞屬于真核細胞,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是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考點:本題考查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以及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上學期二統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四個生物群落分別包含若干種群,圖中給出了這些種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個體數),當受到大規模蟲害襲擊時,不易受到影響的群落是( )
A.群落甲 B.群落乙 C.群落丙 D.群落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高三上第二次教學質量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閱讀下圖,回答問題:
(1)發生圖乙過程的細胞器是____ ,該過程發生堿基互補配對為 。
(2)合成②時需要____ 酶,丙圖中的(3)代表的是 。
(3)圖中可以看出,tRNA與氨基酸結合的過程中有 生成。
(4)已知反密碼子從圖乙所示tRNA右側讀起,則②分子中與①結構對應的密碼子是 ,通常在細胞中的①分子比②分子____ (填“大”或“小”)得多。
(5)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____ 。
①tRNA與氨基酸的結合 ②tRNA與氨基酸分離 ③tRNA通過堿基互補與mRNA相應位置結合 ④tRNA離開m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高三上第二次教學質量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從內地到高原地區很多人會出現乏力現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環境下細胞呼吸作用的方式發生了改變,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無氧呼吸增強,導致內環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
B.由于氧氣缺乏,導致第一階段產生的丙酮酸減少,影響第二、三階段的進行
C.細胞質基質產生的能量增多,線粒體產生的能量減少
D.無氧呼吸增強,細胞釋放的能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安康市高三上第二次教學質量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內很多化學反應都是在生物膜上進行的,如圖表示真核細胞中四種生物膜上發生的化學變化示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與抗體的加工有關
B.破壞根尖分生區的②,將會形成多核細胞
C.③是葉綠體內膜
D.④上有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一上學期期末模擬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洋蔥根尖細胞的細胞周期。假設洋蔥根尖細胞的細胞周期大多開始于夜晚22∶00點,若要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取材的最佳時間是( )
A.夜晚22∶00至0∶18之間
B.次日8∶24至10∶42之間
C.次日10∶42至13∶00之間
D.次日0∶18至10∶42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煙臺市高一上學期期末模擬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體成熟的紅細胞、蛙的紅細胞、雞的紅細胞中均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合成ATP
B.ATP中的“A”與構成RNA中的堿基“A”是同一物質
C.若細胞內Na+濃度偏高,為維持Na+濃度的穩定,細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D.ATP是生物體內的直接能源物質,但在細胞內含量很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清遠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巨桉原產澳大利亞東部沿海,廣泛用于人工造林,具有適應性強和經濟價值高的特點。
菊苣是生長在林下的高產優質飼用牧草。請分析回答:
(1)若在巨桉人工林下套種適宜的經濟作物,不僅可以充分利用陽光、土壤等資源,還可以提高群落物種的 。
(2)巨桉凋落葉分解過程中會釋放某些小分子有機物?蒲腥藛T采集新鮮凋落的巨桉樹葉與土壤混合后置于花盆中,將菊苣種子播種其中,幼苗生長一段時間后測定菊苣各項生長指標,結果見下表。
分組 | 巨桉凋落葉含量 (g /盆) | 植株干重 (g /10株) | 光合色素含量(mg /g) | C5轉化形成C3效率 (μmolCO2 /m2/s) |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A | 0 | 7.78 | 2.74 | 0.040 | 9.77 |
B | 30 | 3.60 | 2.28 | 0.040 | 7.96 |
C | 60 | 1.64 | 1.77 | 0.033 | 7.77 |
D | 90 | 1.14 | 1.20 | 0.028 | 4.76 |
①本實驗的名稱是: 。
②表中A組的作用是 。隨巨桉凋落葉含量的增加,菊苣幼苗的凈光合率下降:原因是巨桉凋落葉釋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機物使菊苣的光合色素含量減少,直接導致 減弱;當巨桉凋落葉含量較高時,這些小分子有機物還能使 下降,導致植物對CO2的利用下降。上述結果表明,巨桉凋落葉釋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機物對菊苣幼苗的光合作用有 作用。
(3)如果進一步研究發現,巨桉對某山區的菊苣和多種植物的影響相同,則不能違背生態工程的 原理,在此地區大面積種植巨桉,以免影響當地生態系統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鹽城市兩校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6分)下圖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光合作用與有氧呼吸過程及其關系的圖解,其中A~D表示相關過程,a~e表示有關物質,據圖回答:
(1)圖中b物質表示 。
(2)A過程為B過程提供了[d、e] 。
(3)C過程進行的場所是 。
(4)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合作用中C3的含量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時,如果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可采取適當降低 的措施,抑制 (填字母)過程,以利于有機物的積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