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觀察下列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圖解(以楊樹為例),回答有關問題。
葉肉細胞→葉→楊樹→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1)以上生命系統中屬于器官層次的是__________。
(2)在生命系統的各個層次中能完整地表現出各種生命活動的最微小的層次是________。
(3)一片楊樹林在生命系統中應屬于___________層次。
(4)從生物圈到細胞,生命系統層層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屆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第三次模擬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12分)回答下列生命科學實驗的問題。
洋蔥(2n=16)為二倍體植物。為比較不同處理方法對洋蔥根尖細胞分裂指數(即視野內分裂期細胞數占細胞總數的百分比)的影響,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洋蔥的老根去除,經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將洋蔥分組同時轉入濃度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別培養24h、36h、48h;秋水仙素處理停止后再轉入清水中分別培養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卡諾固定液(用3份無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勻)固定8h,然后將根尖浸泡在1mol/L鹽酸溶液中5~8min。
④將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養皿中漂洗。
⑤用石碳酸-品紅試劑染色。
⑥制片、鏡檢;計數、拍照。
不同方法處理后的細胞分裂指數(%)如下表,分析回答問題。
秋水仙素溶液濃度(%) | 分裂指數 (%) 時間(h) | 清水培養時間(h) | |||
0 | 12 | 24 | 36 | ||
0.01 | 24 | 10.71 | 13.68 | 14.19 | 14.46 |
36 | 9.94 | 11.99 | 13.59 | 13.62 | |
48 | 7.98 | 10.06 | 12.22 | 11.97 | |
0.1 | 24 | 7.74 | 9.09 | 11.07 | 10.86 |
36 | 6.12 | 7.87 | 9.98 | 9.81 | |
48 | 5.97 | 6.68 | 7.98 | 8.5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福建長樂二中等五校高三上期期中聯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請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Ⅰ.(6分)圖1為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圖2 表示細胞內發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動。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細胞與原核細胞相比,最大的差別是 。
(2)下列對圖2中有關生命活動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填序號)
①細胞以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 ②細胞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細胞全能性的實現與分化無關 ③細胞衰老時個體也隨之衰老 ④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都是一種細胞編程性死亡
(3)圖2中細胞識別是細胞信號傳導的前提,這種信息交流是通過細胞膜實現的,其物質基礎是該結構上有 。
Ⅱ.(10分)使用染色劑染色是生物學實驗常用的方法,某同學對有關實驗做了如下歸納:
實驗 |
觀察對象 |
染色劑 |
實驗結果 |
① |
花生子葉細胞的脂肪顆粒 |
蘇丹Ⅲ |
脂肪顆粒被染成橘黃色 |
② |
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
吡羅紅甲基綠 |
細胞內染成綠色的面積顯著大于染成紅色的面積 |
③ |
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的線粒體 |
健那綠 |
線粒體呈現藍綠色 |
④ |
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
龍膽紫 |
間期細胞不著色,分裂期細胞染色體著色 |
(1)實驗結果的歸納,正確的有 (實驗序號)。
(2)實驗②和實驗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濃度的鹽酸處理。其中,實驗②用鹽酸可改變 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實驗④用鹽酸與酒精混合,對材料進行解離。在兩個實驗操作中,都要注意鹽酸濃度,處理材料時的溫度和 。
(3)健那綠使線粒體著色與線粒體內膜的酶系統有關。線粒體內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階反應,該反應變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6分)仔細觀察下列各種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問題。
(1)上述A、B、C、D各圖結構中共有的物質是 。A、B、C共有的細胞器是 。
(2)A圖是剛剛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據圖判斷能進行的生命活動有 。
①光合作用 ②細胞呼吸 ③細胞增殖 ④信息交流 ⑤細胞分化
(1)上述A、B、C、D各圖結構中共有的物質是 。A、B、C共有的細胞器是 。
(2)A圖是剛剛發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據圖判斷能進行的生命活動有 。
①光合作用 ②細胞呼吸 ③細胞增殖 ④信息交流 ⑤細胞分化
(3)若用纖維素酶處理A、B、C三種細胞,則圖中 細胞外層會發生明顯變化。
(4)B圖所對應的時期可以對應圖E中的 。
(5)上述A、B、C、D4個結構圖所代表的生物體中,哪些基因肯定不遵守孟德爾的遺傳規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第三次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回答下列生命科學實驗的問題。
洋蔥(2n=16)為二倍體植物。為比較不同處理方法對洋蔥根尖細胞分裂指數(即視野內分裂期細胞數占細胞總數的百分比)的影響,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洋蔥的老根去除,經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將洋蔥分組同時轉入濃度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別培養24h、36h、48h;秋水仙素處理停止后再轉入清水中分別培養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卡諾固定液(用3份無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勻)固定8h,然后將根尖浸泡在1mol/L鹽酸溶液中5~8min。
④將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養皿中漂洗。
⑤用石碳酸-品紅試劑染色。
⑥制片、鏡檢;計數、拍照。
不同方法處理后的細胞分裂指數(%)如下表,分析回答問題。
秋水仙素溶液濃度(%) |
分裂指數 (%) 時間(h) |
清水培養時間(h) |
|||
0 |
12 |
24 |
36 |
||
0.01 |
24 |
10.71 |
13.68 |
14.19 |
14.46 |
36 |
9.94 |
11.99 |
13.59 |
13.62 |
|
48 |
7.98 |
10.06 |
12.22 |
11.97 |
|
0.1 |
24 |
7.74 |
9.09 |
11.07 |
10.86 |
36 |
6.12 |
7.87 |
9.98 |
9.81 |
|
48 |
5.97 |
6.68 |
7.98 |
8.56 |
1.步驟③中“將根尖浸泡在1mol/L鹽酸溶液中”的作用是 。
2.步驟⑥為了獲得相應的觀察視野,鏡檢時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
3.根據所學的知識推測,石碳酸-品紅試劑是1種 性染料。
4.為了統計數據更加科學,計數時應采取的方法是 。
5.根據上表結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結論:
①濃度為 秋水仙素溶液誘導后的細胞分裂指數較高。
②本實驗的各種處理中,提高細胞分裂指數的最佳方法是
③若只考慮處理過程中的1個變量,如設 為自變量,在
條件下,測得細胞分裂指數(%)用柱形圖表示。(2分)
6.右上方是學生在步驟⑥所拍攝的顯微照片,部分細胞染色體加倍最可能的原因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