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打孔器打出6塊濾紙小圓片編號C1-C6,浸在一塊點樣瓷板6個凹穴(C1-C6,凹穴中滴加等量相應的溶液)中一段時間,用鑷子將小圓片放在同一淀粉瓊脂培養基上的不同位置,37℃孵育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碘液,觀察培養基上相應位置是否產生透明圈(不產生藍黑色的范圍),結果如下表所示,對該實驗分析不正確的是( )
編號 | 所加溶液 | 實驗現象 |
C1 | 綠豆淀粉酶提取液 | 透明圈直徑較小 |
C2 | 稀鹽酸 | 無透明圈 |
C3 | 稀碳酸鈉溶液 | 無透明圈 |
C4 | 綠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鹽酸 | 透明圈直徑很小 |
C5 | 綠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鈉溶液 | 透明圈直徑最大 |
C6 | 蒸餾水 | 無透明圈 |
A.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PH對綠豆淀粉酶活性的影響
B.C4、C5為實驗組,C1和C 2、C 3、C6均為對照組
C.該實驗說明綠豆淀粉酶在弱堿性環境中活性較高
D.若在C 4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鈉溶液后重復該實驗,實驗結果與C5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重慶市高三下學期5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Ⅰ(10分)人類的苯丙酮尿癥是一種單基因遺傳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體內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發生了改變,該基因的模板鏈局部堿基序列由GTC突變為GTG,使其編碼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變成了組氨酸,導致患者體內缺乏苯丙氨酸羥化酶,使體內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轉變成酪氨酸,而只能轉變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體內積累過多就會損傷嬰兒的中樞神經系統。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苯丙酮尿癥是由于相應基因的堿基對發生了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一種遺傳病。
(2)從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編碼谷氨酰胺的密碼子為________________。
(3)以下為某家族苯丙酮尿癥(設基因為B、b)和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病(設基因為D、d)遺傳家系圖,其中II4家族中無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致病基因。
① Ⅲ4的基因型是 ;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_______。
② 若Ⅲ5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XY,那么產生異常生殖細胞的是其____________(填“父親”或“母親”)。
Ⅱ(10分)下圖是利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治療遺傳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導致胰島B細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島素)的過程設計圖解。請據圖回答:
(1)圖中②所示的細胞是________。
(2)圖中③、④所示的生物工程技術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3)過程④的完成需要用到的基因操作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示方法與一般的異體移植相比最大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
Ⅲ (8分)經研究發現卡那霉素能引起野生型苧麻植株(2N)黃化,育種專家向野生型苧麻的核基因組中隨機插入已知序列的sDNA片段(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通過篩選得到突變體Y,sDNA片段的插入使基因A的功能喪失,從突變體的表現型可以推測野生型基因A的功能。
(1)將突變體自交所結的種子用75%酒精消毒處理30s后,接種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養基中,實驗設置3個重復組,在適宜條件下光照培養。一段時間后若培養基上有 色幼苗,則可確定苧麻植株的DNA中含有sDNA片段。
(2)育種專家進一步設計雜交實驗以檢測突變體Y產生的 ,實驗內容及結果見下表:
雜交親本 | 含卡那霉素培養基中的實驗結果 |
突變體Y(♀)×野生型(♂) | 綠色∶黃色=1∶1 |
突變體Y(♂)×野生型(♀) | 黃色 |
由實驗結果可知, sDNA片段插入引起的變異會導致 致死,進而推測基因A的功能與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普陀區高三4月質量調研(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請分析回答有關微生物及其應用的問題:(10分)
Ⅰ、柴油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其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緩人類對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學家發現,在微生物M產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與甲醇反應能夠合成生物柴油(如圖1)。
(1)欲分離篩選出能分泌脂肪酶的微生物M,應選擇下列固體培養基(僅列出了碳氮源)中的 。(填編號)
A.蛋白胨、檸檬酸鐵銨 B.橄欖油、硫酸銨 C.乳糖、酵母膏 D.葡萄糖、蛋白胨
(2)微生物M分離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檢測酶活性來確定其應用價值。為降低生物柴油生產成本,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技術使脂肪酶能夠重復使用,比較圖2中的三種工藝,最好選擇_________ 工藝。
Ⅱ、苯酚是工業生產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質,自然界中存在著降解苯酚的微生物。研究人員從土壤中篩選獲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細菌菌株,篩選的主要步驟如圖3所示,①為土壤樣品。
(3)④為對照,微生物在④中不生長、在⑤中生長。④與⑤培養基的主要區別在于 ;使用 法可以在⑥上獲得單個菌落。
(4)采用固體培養基培養細菌時為什么要倒置培養? 。
Ⅲ、急性腸胃炎、手足口病分別是由細菌、病毒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導致的,因此檢驗飲用水的細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監控疾病發生的必要措施。
(5)檢驗大腸桿菌的含量時,通常將水樣進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釋,然后將不同稀釋度的水樣用分別涂布到瓊脂固體培養基的表面進行培養。在涂布接種前,隨機取若干滅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養了一段時間,這樣做的目的是 ;
(6)分別取0.1mL已稀釋了103倍的水樣分別涂布到三個瓊脂固體培養基的表面進行培養,培養基記錄到大腸桿菌的菌落數分別為55、56、57,則每升原水樣中大腸桿菌數為 個。
(7)噬菌斑(如圖4)是在長滿細菌的培養基上,由一個噬菌體侵染細菌后,不斷裂解細菌產生的一個不長細菌的透明小圓區,它是檢出噬菌體數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現利用連續取樣、在培養基中培養的方法,測得噬菌體在感染大腸桿菌后數量變化曲線(圖5)。下列有關該曲線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多選,填編號)
A.曲線a~b段噬菌體數量不變,說明此階段噬菌體還沒有開始侵染細菌
B.曲線a~b段細菌細胞中正旺盛地進行細菌 DNA 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C.由b到c對應時間內噬菌體共繁殖了10代
D.限制c~d段噬菌斑數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細菌已經絕大部分被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普陀區高三4月質量調研(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甲為XY型性別決定的家鼠細胞分裂某時期的示意圖(部分染色體),圖乙為某個細胞發生三個連續生理過程時細胞中染色體條數的變化曲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完成家鼠基因組計劃時需要測定20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
B.圖甲細胞所處時期對應于圖乙中的EF時期
C.圖乙中時期DE和時期HI染色體數量變化的原因相同
D.圖甲中染色體1和2的相同位置上分別為t和T基因,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普陀區高三4月質量調研(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選擇正確的實驗試劑是實驗成功的關鍵。下列實驗與所用試劑對應正確的是 ( )
A.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質壁分離及其復原----50%蔗糖溶液
B.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藍)溶液
C. 葉綠體色素的分離---無水乙醇
D. 觀察細胞有絲分裂中染色體行為----蘇丹Ⅲ染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普陀區高三4月質量調研(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嘗試用35S標記一定量的氨基酸,來培養該哺乳動物的乳腺細胞。則實驗期間該乳腺細胞分泌的四種物質中,沒有放射性的物質是( )
A.乳蛋白 B. 乳脂 C.抗體 D. 免疫球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奉賢區高三下學期調研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回答下列有關人體免疫的問題。(10分)
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冷敏神經元和熱敏神經元放電頻率因體溫變化而相應改變如圖,正常情況下C、W曲線交于點S,此點對應的溫度為正常體溫。
(1)由圖可知,當體溫高于正常值時,冷敏神經元的放電頻率 (選填“>”、“<”或“ =”)熱敏神經元的放電頻率,此時人體位于 和內臟器官中的 能感受其變化,隨即由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調節,通過 (寫出兩種)等物理代謝方式使體溫降至正常。
(2)人體感染流感病毒后點S將________(選填“左移”或“右移”)。
(3)病毒具有嚴格的細胞內寄生性,并對宿主細胞有選擇性,如流感病毒會選擇 細胞。
(4)在流感易發的季節可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流感,從傳染鏈角度考慮,其目的主要是 。制備疫苗實際上是利用病原微生物結構和組成上的 。
(5)免疫反應中的吞噬細胞與被感染細胞相比,附著有核糖體的內質網較發達,這可能是由于吞噬細胞需要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奉賢區高三下學期調研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桃樹中,樹體喬化與矮化為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與圓桃果形為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關的兩組雜交實驗。
雜交實驗一:喬化蟠桃(甲)×矮化圓桃(乙)→F1:喬化蟠桃︰矮化圓桃=1︰1
雜交實驗二:喬化蟠桃(丙)×喬化蟠桃(丁)→F1:喬化蟠桃︰矮化圓桃=3︰1
根據上述實驗判斷,以下關于甲、乙、丙、丁四個親本的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正確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某校同學在實驗室開展生物技術實踐活動。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A組同學制作泡菜。在泡菜腌制的過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時間、 和食鹽的用量;最后要向壇蓋邊沿的水槽中注滿水,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B組同學制作腐乳。在制作腐乳過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會有一層致密的皮,這層皮實際上是微生物的_ ,對人體無害;加鹽的作用是 ,避免豆腐塊變質。
(3)C組同學制作藍莓果酒與果醋。某同學對自己的發酵裝置定時通過充氣口充氣,該同學是在制藍莓果 。另一位同學在藍莓果汁中直接加入某品牌活性酵母,之后先向發酵罐中通入一段時間的無菌空氣,通入無菌空氣的目的是 。
(4)在藍莓果酒制作過程中,在變酸的酒的表面觀察到的菌膜是由 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其可在缺少糖源時將乙醇變為 ,然后變為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