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A酶的催化活性 | 相對于A酶的氨基酸數目 | |
甲 | 100% | 不變 |
乙 | 50% | 不變 |
丙 | 0% | 減少 |
丁 | 150% | 不變 |
A. | 無法判斷蛋白質丁的氨基序列是否有改變 | |
B. | 蛋白質乙的氨基序列一定有改變 | |
C. | 單一堿基取代現象可以解釋蛋白質丙的產生 | |
D. | 蛋白質甲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變 |
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基因突變的概念和基因突變對性狀的影響.
1、基因突變是可遺傳變異的三大來源之一,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
2、根據密碼子的簡并性,有可能翻譯出相同的氨基酸,這樣生物性狀不會改變.當基因突變引起密碼子改變,最終表現為蛋白質的功能改變,從而影響生物的性狀.
解答 解:A、蛋白質丁活性增大一半,數目沒改變,說明蛋白質丁的氨基酸序列一定發生了改變,有利于酶與底物的接觸,A錯誤;
B、蛋白質乙活性降低一半,氨基酸數目沒變,說明蛋白質乙的氨基酸序列一定發生了改變,不利于酶與底物的接觸,B正確;
C、堿基替換,可能造成密碼子不能表達,從而蛋白鏈斷裂,C正確;
D、密碼子具有簡并性(幾個密碼子都可以編碼一個氨基酸的現象),一個堿基被另一個堿基替換后,對應的密碼子改變,但氨基酸不變,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因突變的辨析能力.基因突變的概念和基因突變對性狀的影響是重點難點知識,可以結合相關的實例理解記憶.基因突變能產生新的基因(等位基因),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基因突變可以是顯性突變,也可以是隱性突變.等位基因在遺傳時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過程的主要目的是讓控制不同優良性狀的基因組合到一起 | |
B. | ②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 | |
C. | ③過程獲得的植株為單倍體,單倍體就是指體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個體 | |
D. | 獲得無子番茄所用原理與④過程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體液免疫中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T細胞、B細胞和記憶細胞 | |
B. | 漿細胞是唯一能產生抗體的免疫細胞 | |
C. | 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使其裂解的過程屬于細胞免疫 | |
D. | 吞噬細胞只在非特異性免疫中發揮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中⑥代表的含義是連續多代自交 | |
B. | 圖中F3內抗倒伏抗病的植株中,純合子占$\frac{2}{5}$ | |
C. | 圖中②③④表示的基因組成分別為Dt、DDTT、ddTT | |
D. | 圖中F2中從上到下含所列基因型的個體所占比例為3:9: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臺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某家族系譜圖,據此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甲病屬于 遺傳病.
(2)從理論上講,Ⅱ﹣2和Ⅱ﹣3的女兒都患乙病,兒子患乙病的幾率是,由此可見,乙病屬于 遺傳病.
(3)若Ⅱ﹣2和Ⅱ﹣3再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同時患兩種病的幾率是 .
(4)該家系所在地區的人群中,每50個正常人中有1個甲病基因攜帶者,Ⅱ﹣4與該地區一個表現正常的女孩子結婚,則他們生育一個患甲病男孩的幾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臺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遺傳信息的表達描述正確的是( )
A.該過程在細胞質中進行 B.該過程需要脫氧核苷酸
C.該過程中有3種RNA D.該過程不需要RNA聚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