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題中所涉及的育種方式有雜交育種(Ⅰ→Ⅱ)、單倍體育種(Ⅰ→Ⅲ→Ⅴ)和多倍體育種(Ⅰ→Ⅳ),原理分別是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和染色體變異.
解答 解:(1)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過程為雜交育種,所采用的常規方法Ⅰ和Ⅱ分別稱雜交和自交,其培育⑤所依據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2)用③培育小④的常用方法Ⅲ是花藥離體培養,由④培育成⑤的過程中采用化學藥劑秋水仙素處理④的幼苗,方法Ⅲ和Ⅴ合稱為單倍體育種.由于⑤是純合體,自交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所以單倍體育種的優點是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3)由③培育成⑥常用的方法Ⅳ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其形成的⑥稱四倍體,依據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故答案為:
(1)雜交 自交 基因重組
(2)花藥離體培養 秋水仙素 單倍體 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3)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四倍體 染色體變異
點評 本題考查幾種育種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農業生產上培養優良品種的育種方法是近幾年高考的熱點問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群密度是種群的最基本的數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遷入與遷出、直接影響種群密度;年齡組成預示著種群未來的發展趨勢 | |
B. | 用血球計數板計數某酵母菌樣品中的酵母菌數量.血球計數板的計數室由25×16=400個小室組成,容納的液體總體積是0.1mm3.某同學操作時將1mL酵母菌樣品加入99mL無菌水中稀釋,然后利用血球計數板觀察計數,如果該同學觀察到血球計數板計數的5個中格80個小室中共有酵母菌48個,則估算1ml樣品中有酵母菌2.4×105 | |
C. | 在總群的S型增長曲線中,達到$\frac{1}{2}$K值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快,達到K值時種群的增長速率為0 | |
D. | 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某動物的種群密度時,由于被標記動物經過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減小,由此將會導致被調查種群的數量較實際值偏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精力旺盛 | B. | 睪丸萎縮 | ||
C. | 第二性征消失 | D. | 對其它食品失去興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癌細胞和腫瘤干細胞細胞核中的遺傳信息有差異 | |
B. | 腫瘤干細胞的增殖及姜黃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 | |
C. | 用凋亡蛋白BAX飼喂患癌鼠,不能確定該蛋白能否在動物體內誘導癌細胞凋亡 | |
D. | 編碼BAX蛋白和 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屬于原癌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相對于A酶的催化活性 | 相對于A酶的氨基酸數目 | |
甲 | 100% | 不變 |
乙 | 50% | 不變 |
丙 | 0% | 減少 |
丁 | 150% | 不變 |
A. | 無法判斷蛋白質丁的氨基序列是否有改變 | |
B. | 蛋白質乙的氨基序列一定有改變 | |
C. | 單一堿基取代現象可以解釋蛋白質丙的產生 | |
D. | 蛋白質甲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是大分子物質,基因是染色體的單體 | |
B. | 非等位基因可位于同源染色體上 | |
C. | 決定生物體性別的基因一定位于性染色體上 | |
D. | 染色體上的基因可存在于體細胞中,但只在生殖細胞中表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臺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男性遺傳病患者與一個正常女子結婚,醫生告誡他們只能生男孩.據此推測該病的遺傳方式為( )
A.Y染色體遺傳 B.常染色體顯性
C.伴X顯性 D.伴X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臺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DNA分子結構的描述,正確的是( )
A.DNA分子由核糖、磷酸和堿基組成
B.DNA分子中磷酸和脫氧核糖由氫鍵交替連接
C.DNA分子中4種堿基分別是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
D.D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若在c點切斷,則刺激b點后,a點會興奮,肌肉會收縮 | |
B. | 乙圖中,體內細胞與B不能直接物質交換,體內細胞與A之間才能直接進行物質交換 | |
C. | 丙圖中兩次免疫反應產生的抗體數量存在顯著差異,其原因與記憶B細胞的作用相關 | |
D. | 圖丁中靶細胞裂解與效應T細胞內的溶酶體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