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生物的變異為進化提供原始材料,并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
B、共同進化是指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相互影響、不斷進化 |
C、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基因頻率的改變標志著新物種的產生 |
D、長期地理隔離可能造成不同種群基因庫組成上發生顯著差異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是線粒體,具單層膜結構,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
B、②是內質網,具單層膜結構,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的“車間” |
C、③是中心體,由兩個中心粒及周圍物質組成,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
D、④是核糖體,具有單層膜結構,是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肽鏈的場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圖中的兩種生物膜分別存在于葉綠體、線粒體中 |
B、圖甲中的A物質是NADPH,圖乙中的B可來自葡萄糖的分解 |
C、甲乙兩種生物膜上除產生上述物質外,還均可產生ATP |
D、甲乙兩種膜上生化反應都需要光照和適宜的溫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
| ||
B、
| ||
C、
|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可以在細胞溶膠中發生的是①③④ |
B、在線粒體中發生的過程是②和③ |
C、②過程比③過程釋放的能量多 |
D、人在劇烈運動時產生的CO2只來源于②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噬菌體 | B、酵母菌 |
C、煙草花葉病毒 | D、藍細菌(藍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切割質粒的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均特異性地識別6個核苷酸序列 |
B、PCR反應中溫度的周期性改變是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應 |
C、載體質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為篩選標記基因 |
D、抗蟲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細胞染色體上也未必能正常表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食物缺碘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
B、日照延長 性激素 |
C、寒冷刺激 生長激素 |
D、氣溫升高 甲狀腺激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編號 | 實驗措施 | 實驗結果 | |
胰島素含量變化曲線 (10-5mg/dL) |
血糖含量變化曲線 (mg/dL) | ||
① | 不處理 | a | Ⅰ |
② | 給予飼喂信號后飼喂食物 | ||
③ | 給予飼喂信號后不飼喂食物(假飼) | c | Ⅴ |
④ | 注射胰島素溶液 | ||
⑤ | 注射葡萄糖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