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下圖表示以某種農作物①和②兩個品種分別培育出不同品種的過程。請回答:
(1)用①和②經過程Ⅰ、Ⅱ培育成⑤,屬于 育種,其原理是 。
(2)用③和④培育成⑤的過程屬于 育種,過程Ⅲ常用的方法是 。這種育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 。
(3)過程Ⅳ常用的方法是 ,品種⑥是 倍體。
(4)③導入外源基因C后培育成⑦,應用的原理是 ,該過程需用到 、
和 3種工具。
(5)②經射線處理培育成⑧的原理是 。該方法的成功率相對較低,其原因是 。
(16分)
(1)雜交 基因重組
(2)單倍體 花藥離體培養 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2分)
(3)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2分) 四
(4)基因重組 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內切酶) DNA連接酶 運載體(后3空順序可顛倒)
(5)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的特點(2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由圖示過程可看出方法Ⅰ是雜交方法,Ⅱ是自交,利用方法Ⅰ和Ⅱ培育出⑤方法是雜交育種,所依據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2)用③培育出④所采用的方法Ⅲ是花藥離體培養,形成Ab的單倍體,由該單倍體再培育成⑤通常利用秋水仙素處理④的幼苗,從而得到能穩定遺傳的新品種,該育種方法稱為單倍體育種,優點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3)由圖中③培育出⑥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形成的⑥是四倍體,該育種方法依據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4)③導入外源基因C后培育成⑦,應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組,該過程需用到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連接酶、運載體3種工具。
(5)②經射線處理培育成⑧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的特點,該方法的成功率相對較低。
考點:本題考查育種方法的知識。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用文字、圖表以及數學方式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年中圖版高中生物必修2 1.2染色體變異對性狀的影響練習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下圖表示以某種農作物(1)和(2)兩個品種為基礎,培育出(4)、(5)、(6)、(7)四個品種的過程。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用<1>和<2>培育出<5>所采用的方法I和II分別稱為______和_____,其培育出<5>所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
(2)由<3>培育出<4>的常用方法III是___;由<4>培育成<5>的方法V稱____,其優點_______。
(3)由<3>培育出<6>的常用方法IV是_______,其形成的<6>稱_______。
(4)由<2>培育出<7>的方法VI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09-2010學年北京市朝陽區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 題型:綜合題
(10分)下圖表示以某種農作物①和②兩個品種為基礎,培育出④⑤⑥⑦四個品種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過程Ⅰ叫做 ;Ⅲ過程常采用的方法是 ,④Ab可稱作 植株。
(2)用I、II培育出⑤所采用的育種方法是 ;用I、III、V培育出⑤所采用的育種方法是 ,后者的優越性主要表現為 。
(3)從③培育出⑥常用的化學藥劑是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⑥是 倍體。
(4)圖中所示的幾種育種方法中能夠產生新基因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廣東東莞第七高級中學高二上期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8分)下圖表示以某種農作物①和②兩個品種分別培育出不同品種的過程。請回答:
(1)用①和②經過程Ⅰ、Ⅱ培育成⑤,屬于 育種,其原理是 。
(2)用③和④培育成⑤的過程屬于 育種,過程Ⅲ常用的方法是 。這種育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 。
(3)過程Ⅳ常用的方法是 ,品種⑥是 倍體。
(4)②經射線處理培育成⑧的原理是 。該方法的成功率相對較低,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年中圖版高中生物必修2 1.2染色體變異對性狀的影響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表示以某種農作物(1)和(2)兩個品種為基礎,培育出(4)、(5)、(6)、(7)四個品種的過程。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用<1>和<2>培育出<5>所采用的方法I和II分別稱為______和_____,其培育出<5>所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
(2)由<3>培育出<4>的常用方法III是___;由<4>培育成<5>的方法V稱____,其優點_______。
(3)由<3>培育出<6>的常用方法IV是_______,其形成的<6>稱_______。
(4)由<2>培育出<7>的方法VI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