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DNA | B. | 基因 | C. | 染色體 | D. | 蛋白質 |
分析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內容及實質
1、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2、實質
(1)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2)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解答 解: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同樣,在形成配子時,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也發生自由組合,因此遺傳因子的行為變化與同源染色體的行為變化一致.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其運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④ | B. | ①③ | C. | ①② | D. | 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都通過細胞凋亡完成 | |
B. | 細胞分化、衰老的共同表現是都有細胞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的變化 | |
C. | 細胞增殖包括物質準備和細胞分裂整個連續的過程 | |
D. | 原癌基因的突變是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雙縮脲試劑、紫色溶液 | B. | 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 | ||
C. | 蘇丹Ⅲ染液、橘黃色 | D. | 蘇丹Ⅳ染液、紅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味蕾失去味覺功能 | B. | 嗅細胞接觸不到食物的氣味刺激 | ||
C. | 嗅細胞失去嗅覺功能 | D. | 大腦皮層味覺中樞失去感覺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的子細胞數目相等 | |
B. | 卵細胞形成過程發生了2次細胞質不均等分裂 | |
C. | 精細胞需要經過變形形成精子 | |
D. | 卵細胞含有的四分體數目是卵原細胞的一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1}{9}$ | B. | $\frac{1}{4}$ | C. | $\frac{1}{18}$ | D. | $\frac{1}{3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發揮免疫功能 | |
B. | RNA聚合酶--以mRNA為模板合成多肽 | |
C. | 轉運RNA--攜帶某種氨基酸與核糖體上的mRNA結合 | |
D. | 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攝取利用葡萄糖,降低血糖濃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荷蘭科學家溫特首先從人尿中分離出具有生長素效應的化學物質 | |
B. | 生理學家坎農認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 |
C. | 德國科學家薩克斯發現了葉綠素的存在位置,并通過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產物有淀粉 | |
D. | 摩爾根提出了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薩頓利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