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有絲分裂前期細胞中含有92條染色單體 | |
B. | 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 | |
C. | 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細胞中含有23個四分體 | |
D. | 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含有2個染色體組 |
分析 有絲分裂過程:
(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
(3)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
(4)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減數分裂過程:
(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
(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
(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解答 解:A、有絲分裂前期細胞中著絲點沒有分裂,所以共含有92條染色單體,A正確;
B、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增倍,含有4個染色體組,B正確;
C、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細胞中不含同源染色體,所以沒有四分體,C錯誤;
D、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所以含2個染色體組,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區別,要求考生能夠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DNA和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并且明確兩者之間的區別,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白花甜豌豆雜交,后代不可能出現紫花甜豌豆 | |
B. | AaBbCc 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白花的基因型有9種 | |
C. | AaBbCc 的紫花甜豌豆測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甜豌豆之比為 1:7 | |
D. | 若親本基因型是 AaBbCC 和 aaBbCc,其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 27:9:9:9:3:3:3: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整個培養過程中,CO2釋放速率出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化趨勢 | |
B. | 培養過程中,錐形瓶中CO2的產生場所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 | |
C. | 培養后期,CO2釋放速率減小與缺乏氧氣、培養液中酒精濃度過高有關,但與葡萄糖量減少無關 | |
D. | 培養完成后,向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的酸性重鉻酸溶液變為灰綠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核生物細胞不含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 |
B. | 布魯氏桿菌在分裂過程中會出現基因重組 | |
C. | 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 |
D. | 細胞學說從一個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統一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單倍體育種利用了花粉細胞具有全能性及秋水仙素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等原理 | |
B. | 雜交育種過程需要不斷自交、篩選,直到矮稈抗病個體的后代不發生性狀分離 | |
C. | 利用射線、亞硝酸鹽等處理矮稈不抗病小麥種子可實現人工誘變,但成功率低 | |
D. | 育種過程中的篩選,實質上是通過自然選擇實現種群中抗病基因頻率的定向提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群落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 |
B. | 濕地具有蓄洪防旱、調節氣候等作用,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 |
C. | 棲息地總量減少和棲息地多樣性降低是生物多樣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 |
D. | 保護生物多樣性,應加強立法,禁止開發和利用生物資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TP是細胞內的直接能源物質 | |
B. | 活細胞始終都在消耗ATP | |
C. | 在有氧與缺氧的條件下細胞質基質中都能形成ATP | |
D. | 植物根細胞所需的ATP來源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鈣或硼對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生長都有同樣的影響 | |
B. | 適宜濃度的鈣有利于花粉管生長,適宜濃度的硼有利于花粉萌發 | |
C. | 鈣對花粉的萌發有明顯影響,而一定范圍內幾乎不影響花粉管生長 | |
D. | 硼對花粉萌發有明顯影響,同時也影響花粉管生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