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是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群個體。種群中的個體通過繁殖將各自的基因傳遞給后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種群通過個體的進化而進化
B.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C.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導致生物進化,伴隨新物種的形成
D.物種的形成都是通過長期的地理隔離達到生殖隔離實現的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浙江臺州外國語學校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豌豆的子葉顏色黃色和綠色是一對相對性狀,這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B,b控制。如下表是豌豆子葉顏色三個組合的遺傳實驗結果。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組合 能判斷出 是顯性性狀。
(2)請寫出組合一親本黃色基因型:
(3)組合三的F1中雜合子與純合子的植株數目比值約是 。
(4)若組合三的F1中基因型為BB的植株有410株,則B的基因頻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浙江臺州中學高二下期第一次統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基因hok和基因sok均位于大腸桿菌的Rl質粒DNA上,基因hok能編碼產生一種毒蛋白,會導致自身細胞裂解死亡;基因sok轉錄產生的sok mRNA能與hok mRNA結合,這兩種mRNA結合形成的結構能被酶降解,從而阻止細胞死亡。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sok mRNA和hok mRNA的堿基序列相同
B.當sok mRNA存在時,hok基因不會轉錄
C.當sok mRNA不存在時,hok mRNA能進行翻譯
D.一個不含任何質粒的大腸桿菌可被這種毒蛋白殺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浙江臺州中學高二下期第一次統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染色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可能導致染色體的結構或基因序列的變化。下列圖中,甲、乙兩圖分別表示兩種染色體之間的交叉互換模式,丙、丁、戊圖表示某染色體變化的三種情形。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可以導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導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導致丁或戊兩種情形的產生
D.乙可以導致戊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浙江臺州中學高二下期第一次統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病因,谷氨酸的密碼子是GAA,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轉運纈氨酸的tRNA一端的反密碼子可能是CAU
B.引起病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蛋白質中的一個谷氨酸被纈氨酸取代
C.血紅蛋白合成基因的任意一個堿基發生替換都會引起貧血癥
D.②過程是以α鏈為模板、以脫氧核苷酸為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浙江臺州中學高二下期第一次統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細胞核結構模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主要由RNA和組蛋白組成
B.②是遺傳物質貯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
C.蛋白質和RNA通過被動轉運進出細胞核
D.該結構在橫紋肌細胞中存在多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期二調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已知細胞合成DNA有D和S兩條途徑,其中D途徑能被氨基蝶呤阻斷。人淋巴細胞中有DNA合成的S途徑,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細胞中盡管沒有S途徑,但能不斷分裂增殖。將這兩種細胞在試管中混合,加入聚乙二醇促進融合,獲得雜種細胞(一般只考慮細胞兩兩融合)。
請回答:
(1)試管中細胞的種類數和能增殖的細胞種類數分別是 。
(2)設計方法是(不考慮機械方法)從培養液中分離出雜種細胞,分析回答:
方法:在培養液中添加入再收集增殖的細胞。
原理:加入該物質后,使合成途徑阻斷,僅有該合成途徑的 細胞就不能增殖,但人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后的雜種細胞可以利用淋巴細胞中的途徑合成DNA而增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期二調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代生物技術應用過程中,一定沒有使用病毒的是( )
A.單克隆抗體制備 B.“白菜—甘藍”培育
C.基因治療 D.禽流感疫苗制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河北衡水中學高二下期一調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哺乳動物(羊)的生殖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個體2為克隆動物,c為高度分化的體細胞
B.個體2的遺傳性狀與提供c細胞的羊不完全相同
C.產生動物個體1與動物個體2的生殖方式是不同的
D.e細胞為完成減數分裂的卵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