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以下關于人體內環境和穩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氨基酸、神經遞質、血紅蛋白屬于人體內環境的成分
B.人體劇烈運動時產生的乳酸會導致血漿pH顯著下降
C.血液滲透壓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
D.維持內環境的穩態,是機體正常生命活動保障的必要條件
【答案】D
【解析】
1.內環境是指細胞外液,主要由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組成。
2.內環境的理化性質主要包括溫度、pH和滲透壓:
(1)人體細胞外液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漿接近中性,pH為7.35~7.45。血漿的pH之所以能夠保持穩定,與它含有的緩沖物質有關;
(3)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在組成細胞外液的各種無機鹽離子中,含量上占有明顯優勢的是Na+和Cl-,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來源于Na+和Cl-。
3.關于“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應掌握以下幾點:(1)實質:體內滲透壓、溫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學成分呈現動態平衡的過程;
(2)定義: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態;
(3)調節機制: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
(4)層面:水、無機鹽、血糖、體溫等的平衡與調節;
(5)意義: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A、血紅蛋白在紅細胞內,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A錯誤;
B、人體血漿中存在緩沖物質,能調節pH相對穩定,因此人體劇烈運動時產生的乳酸不會導致血漿pH顯著下降,B錯誤;
C、血液滲透壓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血漿中蛋白質和無機鹽的含量,C錯誤;
D、維持內環境的穩態,是機體正常生命活動保障的必要條件,D正確。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些土壤細菌可將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卮鹣铝袉栴}:
(1)有些細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細菌則不能,原因是前者能產生______。土壤細菌將尿素分解成CO2和NH3時,必須的另一種原料是_______。分解尿素的細菌不能以CO2作為碳源,但可用葡萄糖作為碳源,進入細菌體內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2)為了篩選可分解尿素的細菌,在配制培養基時,應選擇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為氮源,不選擇其他兩組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用來篩選分解尿素細菌的培養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果蠅的正常翅與翻翅為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A、a控制,正常眼和小眼為另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B、b控制,兩對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體上,F有一個翻翅果蠅種群,其中雌果蠅均為正常眼,該果蠅種群的雌雄個體自由交配,F1的表現型及比例如表所示。
正常翅正常眼 | 正常翅小眼 | 翻翅正常眼 | 翻翅小眼 | |
雌果蠅 | 6/42 | 1/42 | 12/42 | 2/42 |
雄果蠅 | 5/42 | 2/42 | 10/42 | 4/42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果蠅正常眼和小眼這對相對性狀中屬于顯性性狀的是_____________,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體上。正常眼基因會突變出小眼基因,正常翅基因會突變出翻翅基因,說明基因突變具有_________的特點。
(2)親代雄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翅果蠅種群雜交出現表中翅型種類和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將F1中的小眼雌果蠅去除后,讓剩余的果蠅自由交配。F2雌果蠅中,正常翅正常眼果蠅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翅基因和星狀眼C基因(或野生型c)位于同一條染色體,C基因純合致死?茖W家們找到了翻翅星狀眼個體,發現這種昆蟲的雌雄個體隨機交配的后代永遠保持翻翅星狀眼的表現型,這是因為它們只產生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的兩種配子。不產生其他類型配子的原因是該染色體結構發生了________變異,導致該染色體的長度、基因數量和種類均未發生變化,卻無法發生片段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選取黑藻葉肉細胞作為實驗材料觀察葉綠體的實驗中,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可以看到葉綠體基粒呈綠色
B.需要對葉綠體進行染色
C.可用鑷子從黑藻新鮮枝上取下幼嫩小葉直接觀察
D.要將其中的水除去來觀察葉綠體形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中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葉綠體的內膜含有參與光合作用的色素,故被稱為光合膜
B.蛋白質是構成細胞膜最基本的成分之一
C.核膜和內質網膜在結構上可以直接聯系
D.細胞膜中的蛋白質分子和磷脂分子是可以移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孟德爾利用豌豆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得出了基因的分離定律。下列關于孟德爾的遺傳學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孟德爾提出分離定律的過程為: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作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B.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生物體能產生數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的兩種性狀比接近1:1, 屬于“演繹推理”的過程
D.雜交實驗過程運用了正反交實驗,即高莖(♀)×矮莖(♂)和矮莖(♀)×高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有效防治土地沙漠化、提高森林覆蓋率,我國北方某地用飛機在植被稀少的荒山分批播種 馬尾松,之后封山育林,禁止放牧和采伐。研究者對不同年限的森林進行了調查。
(1)馬尾松屬于生態系統營養結構中的_____。研究者對全封育和半封育的10年齡馬尾松林進行_____取樣調查,發現全封育下的馬尾松平均胸徑明顯高于半封育。原因之一是:積累的樹木凋落物被生態系統成分中的_________利用,產生的___提高了土壤肥力,給馬尾松的生長提供更多的營養物質。
(2)研究者在樣方內通過_____的方法對全封育20年、30年、50年森林進行物種豐富度 調查。發現隨封育年限增長,樹種逐漸增至十余種,闊葉樹種類和比例增大,動物種類也逐 漸增加,此過程屬于群落的_________。調查還顯示,隨封育年限增長,土壤含水量逐漸增加,研究者推測這是樹種發生變化的原因之一。
(3)為進一步研究封育條件下樹種變化的原因,研究者用馬尾松和2種闊葉樹樹苗進行實驗,結果如下。
不同土壤含水量下的凈光合 速率相對值 | 不同光照條件下光合產物輸出到 頂芽的比例(%) | |||||
8 .6 % | 11 .3% | 18 .6% | 全日照 | 林窗環境 | 室內弱光 | |
馬尾松 | 1.6 | 3.1 | 3.9 | 17 | 5.8 | 7.5 |
荷木 | 1.1 | 3.1 | 3.6 | 9 | 7.8 | 18.5 |
黃果厚殼桂 | 0.4 | 1.9 | 3.3 | 1.8 | 8.0 | 9.7 |
據結果分析,馬尾松能夠在荒山的強光、干旱條件下快速生長的原因是:_____。隨著土壤含水量和群落枝葉繁茂度的增加,馬尾松在與荷木、黃果厚殼桂等闊葉樹的_____中被逐漸替代。
(4)近年來,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國內外實行了碳匯制度,把森林的生態價值經濟化, 由高耗能企業向林場出資購買一定量的碳匯以抵消相應CO2排放量。請從企業和林場兩方面分析此項舉措如何從整體上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存環境破壞和外來物種的入侵會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
B.保護生物多樣性,關鍵是要協調好人與環境的關系
C.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共同進化的結果
D.建立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科學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歐文頓提出:生物膜是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的
B.斯他林和貝利斯通過實驗證明小腸黏膜產生促胰液素并進入血液,隨血液到達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C.卡爾文等用藍藻做實驗,探明了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轉換成有機物中碳的途徑
D.孟德爾用豌豆做實驗發現了兩大遺傳定律,提出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