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夏季進行高溫作業時,機體發生的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A.產生大量乳酸,血漿pH明顯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減少
C.通過體液調節,增加汗腺分泌活動
D.皮膚血管舒張,散熱明顯大于產熱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內蒙古鄂爾多斯西部四校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聯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丙三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壞,其中甲組僅有體液免疫功能,乙
組和丙組喪失了特異性免疫功能。現給三組小鼠分別輸入造血干細胞,發現僅有乙 恢復了細胞免疫功能,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是( )
A.甲組骨髓被破壞,乙組胸腺被破壞,丙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B.甲組胸腺被破壞,乙組骨髓被破壞,丙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C.乙組骨髓被破壞,丙組胸腺被破壞,甲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D.丙組骨髓被破壞,甲組胸腺被破壞,乙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浙江嵊州中學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中a、b、c表示三種生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以上三種細胞內遺傳物質的載體是染色體
B.a細胞有細胞壁,而b、c細胞沒有該結構
C.三種細胞中共同具有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
D.c細胞內沒有線粒體只能進行厭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陜西漢中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是有關生物學實驗方法和實驗思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解釋屬于假說—演繹法的“提出假說”
B.薩頓利用類比推理法證實基因在染色體上
C.格里菲思的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轉化因子”
D.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雙螺旋結構中嘧啶數不等于嘌呤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貴州遵義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聯考期末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蟲,減少農藥的使用,有人嘗試在荔枝園的株間種植矮小的山綠豆,對比研究荔枝——山綠豆復合種植園和荔枝單一種植園中各類昆蟲所占的百分比,結果如圖:
(1)據圖分析,復合種植園中害蟲明顯減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蟲的比例增加,通過 等種間關系降低了植食性昆蟲的種群密度。
(2)因為有些昆蟲 ,所以,不能都采用樣方法來調查各類昆蟲的種群密度。
(3)復合種植園中,荔枝、山綠豆、雜草等屬于生產者,單一種植園中腐生性昆蟲則屬于者。與單一種植園相比,復合種植園生物的種類增加,因而其生態系統的 結構更為復雜,抵抗力穩定性更高。
(4)圖乙中方框內的內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合肥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查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關于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以及無機環境
B.物質循環是指碳、氫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內循環往復,反復利用
C.生態系統都必須有能量輸入,才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D.因為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所以存在負反饋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其它條件適宜的情況下,以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在光照和黑暗條件進行光合作用實驗的結果
如下表所示,下列對該表數據的分析正確的是( )
A.在連續光照的情況下,該植物在0℃條件下不能生長
B.晝夜不停地光照,該植物生長的最適溫度為30℃
C.每天光照與黑暗時間相等,在恒溫條件下,20℃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D.每天光照與黑暗時間相等,在恒溫條件下,30℃與10℃條件下積累的有機物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天津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含(NH4)235SO4、KH231PO4的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再向大腸桿菌培養液中接種以32P標記的T2噬菌體(S元素為32S),一段時間后,檢測子代噬菌體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對結果的預測中,最可能發生的是
選項 | 放射性 | S元素 | P元素 |
A | 全部無 | 全部32S | 全部31P |
B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多數32P,少數31P |
C | 少數有 | 全部32S | 少數31P,多數32P |
D | 全部有 | 全部35S | 少數32P,多數31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