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乙均為紅色 | B. | 甲為紅色、乙為綠色 | ||
C. | 甲、乙均為綠色 | D. | 甲為綠色、乙為紅色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乙種群為害蟲,則在t4時防治效果最佳 | |
B. | t1~t2時間內,甲種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
C. | t3~t5時問內甲1乙兩種群的年齡組成不同 | |
D. | t4時,甲的種群密度最小,乙的種群密度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種子萌發的過程中,細胞內的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會升高 | |
B. | 水既是細胞內良好的溶劑,又是生物體內物質運輸的主要介質 | |
C. | 無機鹽離子對維持血漿的正常濃度和酸堿平衡等有重要作用 | |
D. | 鎂是構成葉綠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鎂時導致葉片發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黃斑是隱性性狀 | |
B. | 甲實驗中,F1黑斑蛇的基因型與親本黑斑蛇相同 | |
C. | 所有黑斑蛇的親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 |
D. | 乙實驗中,F2黑斑蛇的基因型與親本黑斑蛇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培養皿中的大腸桿菌菌落屬于生命系統的種群層次 | |
B. | 細胞學說認為由于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均可找到,因而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統一性 | |
C. | 各種有機分子都因物種不同而存在結構差異 | |
D. | HIV、藍藻和酵母菌共有的結構是核糖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分化,核遺傳物質沒有發生改變,但mRNA有變化 | |
B. | 細胞生長,核糖體的數量增加,物質交換效率增強 | |
C. | 細胞癌變,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容易擴散轉移 | |
D. | 細胞凋亡,相關基因活動加強,有利于個體的生長發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雜交組合 | 子代表現型及數量 |
甲(頂生)×乙(腋生) | 191腋生,201頂生 |
甲(頂生)×丙(腋生) | 110腋生,114頂生 |
甲(頂生)×丁(腋生) | 298腋生 |
A. | 腋生,甲和丁 | B. | 頂生,甲和丙 | C. | 頂生,甲和乙 | D. | 腋生,乙和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春•日照期末)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自然生態系統常常趨向穩態的方向發展
B.自我調節能力是生態系統實現穩態的基礎
C.生態系統保持穩態不需要外界的能量輸入
D.生態系統營養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越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