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來那度胺是一種新型免疫調節劑,臨床用于腫瘤的治療,研究人員利用HepG2細胞對其作用機理進行了相關研究。
(1)HepG2細胞是一種肝癌細胞,具有_________的特點,該細胞產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當體內出現癌細胞時,機體主要通過_________免疫發揮免疫監控和清除作用。但由于各種原因,癌細胞表面抗原表達量_________,無法被識別,從而實現免疫逃逸。
(2)來那度胺對HepG2細胞毒性的研究
將HepG2細培養一段時間后,分別加入DMSO溶解的不同濃度的來那度胺溶液,24h后測定細胞存活率。實驗結果如下表,說明__________________。
濃度/μmol·L-3 | 0 | 1 | 5 | 10 | 15 | 20 |
細胞存活率/% | 100.0 | 98.21 | 97.85 | 97.12 | 96.87 | 96.24 |
(3)研究來那度胺的免疫調節作用
將HepG2細胞與淋巴細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來那度胺溶液,培養一段時間后統計各組癌細胞的凋亡率。對照組的設置應為_________。
①單獨培養的HepG2細胞 ②單獨培養的淋巴細胞 ③混合培養的HepG2細胞與淋巴細胞 ④加入等量的DMSO ⑤加入等量的生理鹽水
凋亡率統計結果如下表,說明__________________。
濃度/μmol·L-3 | 凋亡率/% |
對照組 | 3 |
1 | 13.4 |
10 | 29.3 |
15 | 55.3 |
(4)探究來那度胺發揮免疫調節作用的機理
①已知IL-2、TNF-α是T細胞產生的兩種殺傷性細胞因子,研究人員利用模型鼠進行實驗,測定了小鼠IL-2、TNF-α的表達量,結果如下表。
來那度胺劑量/mg·kg-1 | IL-2 | TNF-α |
0 | 14.12 | 11.25 |
5 | 18.31 | 16.54 |
10 | 24.32 | 20.23 |
15 | 31.54 | 27.50 |
②T細胞表面的PD-1和癌細胞表面的PD-L1結合后可以抑制T細胞的活性,使其無法識別癌細胞,導致癌細胞的免疫逃逸。研究者分別測定了①實驗中兩種細胞表面的PD-1/PD-L1表達量,結果如下圖。
綜合上述實驗,推測來那度胺發揮免疫調節的作用機理:_________________。
(5)結合上述研究以及對PD-1/PD-L1信號通路的了解,請你為治行癌癥提供一種新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無限增殖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變 細胞 降低 來那度胺對HepG2無明顯的細胞毒性 ③④ 來那度胺能增強淋巴細胞對HepG2的殺傷能力,且濃度越高殺傷能力越強 來那度胺一方面可以增加T細胞殺傷因子IL-2、TNF-α的釋放量,增強對癌細胞的殺傷作用;另一方面可通過抑制淋巴細胞和癌細胞表面PD-1/PD-L1的表達,使T細胞活性增強,抑制癌細胞的增殖 制備抗PD-1或PD-L1單抗,抑制其活性;阻斷PD-1和PD-L1的結合
【解析】
癌細胞的特點:1、細胞分裂分化失去控制,具有無限增殖的能力;2.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易分散易轉移;3.細胞形態發生顯著變化。
特異性免疫調節過程:
(1)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特點,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變。如果機體出現癌細胞時,會被效應T細胞識別,裂解癌細胞,這過程稱為細胞免疫。但由于各種原因,癌細胞表面抗原表達量降低,無法被識別,從而實現免疫逃逸。
(2)通過實驗結果中,表格數據變化不大可知,來那度胺對HepG2無明顯的細胞毒性。
(3)實驗遵循單因素變量原則,實驗組中將HepG2細胞與淋巴細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用DMSO溶解的來那度胺溶液,則對照組的設置應為③混合培養的HepG2細胞與淋巴細胞 和④加入等量的DMSO。凋亡率統計結果說明來那度胺能增強淋巴細胞對HepG2的殺傷能力,且濃度越高殺傷能力越強。
(4)①隨著來那度胺濃度增高,小鼠IL-2、TNF-α的表達量增多;②T細胞表面的PD-1和癌細胞表面的PD-L1結合后可以抑制T細胞的活性,使其無法識別癌細胞,導致癌細胞的免疫逃逸。結果表示細胞表面的PD-L1表達量多余PD-1的表達量,結合①②兩個實驗結果可推測來那度胺發揮免疫調節的作用機理:來那度胺一方面可以增加T細胞殺傷因子IL-2、TNF-α的釋放量,增強對癌細胞的殺傷作用;另一方面可通過抑制淋巴細胞和癌細胞表面PD-1/PD-L1的表達,使T細胞活性增強,抑制癌細胞的增殖。
(5)結合上述研究以及對PD-1/PD-L1信號通路的了解,可通過制備抗PD-1或PD-L1單抗抑制其活性或阻斷PD-1和PD-L1的結合,達到治行癌癥的效果。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肉毒桿菌產生的肉毒類毒素是一種致病性極高的神經麻痹毒素,該物質是由兩條多肽鏈盤曲折疊而成的蛋白質,下圖為肉毒類毒素的局部結構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所示的片段中,共有______個肽鍵,由_____種氨基酸組成,氨基酸分子的結構通式表示為:_________。
(2)在細胞中許多氨基酸通過_____形成肽鍵,再進一步形成肉毒類毒素,一分子肉毒類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個氨基。
(3)1g肉毒類毒素可毒死20億只小鼠,但煮沸lmin或75℃下加熱5~10min,就能使其完全喪失活性,原因是高溫改變了肉毒類毒素的______,從而使其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兩種細胞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一細胞所示的生理過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此過程中膜面積基本不變的結構是[________](填序號),該過程還體現了生物膜結構具有________特點。
(2)乳酸菌與圖二細胞的本質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一②結構上可合成的物質是________,細胞核內________結構被破壞,這種物質的合成將不能正常合成。
(4)若圖二是紫色洋蔥外表皮細胞,則細胞的紫色色素存在于[________](填序號)中,若將活的該細胞置于0.5mmol/L尿素溶液中,則細胞會出現_______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可卡因可引起人體多巴胺作用途徑的異常,相關過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多巴胺是一種興奮型神經遞質,合成后儲存在[①]______中,當神經末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多巴胺以______方式被釋放到[②]______(內環境成分),然后與突觸后膜上的[③]______結合,引起突觸后膜的單位變化,其膜外的電位變化是______。正常情況下多巴胺釋放后突觸后膜并不會持續興奮,據圖推測,原因可能是______。
(2)可卡因是一種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填“上升”或“下降”)。長期刺激后,還會使突觸后膜上③的數量______(填“增加”或“減少”),式突出變得不敏感,吸毒者必須持續吸食可卡因才能維持興奮,這是吸毒上癮的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南瓜砧木嫁接對西瓜幼苗低溫抗性的影響機制,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實驗研究。
(1)以南瓜為砧木、西瓜為接穗構建的南瓜砧木嫁接苗為實驗組,以____為對照組,測定兩組西瓜苗的冷害指數(反映植物在寒冷環境的受損傷程度),得到如下結果:
結果顯示:______,說明南瓜砧木嫁接苗能更有效地抵抗低溫脅迫。
(2)葉綠體的____上有光系統I(PSI)和光系統II(PSII),它們可以吸收不同波長的光,將水光解釋放的電子進行傳遞,促進生成____,最終用于碳反應。當植物吸收的光能超過自身接受程度時,光系統會通過熱能散失等調節性能量耗散方式,將吸收的光能消耗掉來保護自身;未被消耗的能量會損傷光系統----這種方式為非調節性能量耗散。已有研究發現,低溫會引起PSII損傷。研究人員分別在常溫和低溫下對兩組幼苗的PSII所吸收光能的利用情況進行了測定,結果如下圖:
據圖分析,南瓜砧木嫁接能提高西瓜幼苗低溫抗性的機理:____
(3)研究人員還在低溫下測定了碳反應中4個關鍵基因的轉錄情況,首先提取葉片中___,并使用特定的引物,____得到cDNA,定量PCR測定顯示:實驗組比對照組的各基因轉錄水平均明顯提高,說明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常選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作為研究細胞膜組成的材料,是因為這種細胞( )
A. 容易獲得
B. 沒有核膜、線粒體膜等膜結構,會得到比較純凈的細胞膜
C. 在水中容易漲破
D. 在光學顯微鏡下容易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選用若干生長狀況相同的某品種棉花,置于不同光照強度且其它條件適宜的環境中進行了四組實驗,一段時間后,獲得如圖所示的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與弱光照下相比,強光照下葉綠素a的含量_____________。葉綠體中的葉綠素主要吸收_________光。
(2)由圖中的數據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確定該品種棉花植株生長的最適光照強度。圖中,呼吸速率需要在____________的條件下測定。
(3)在實驗時段內,第________組的植物有機物積累量最大。將第四組的植株(M)置于第一組的條件下,培養較短的時間后,測得其凈光合速率小于第一組,對此結果的合理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據圖中葉綠素a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的變化趨勢,可推測,經過較長時間的適應后,M的凈光合速率_________ (“能”或“不能”)達到第一組的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表示全光照和不同程度遮光對某植物葉片中葉綠素含量的影響,圖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50%條件下,溫度、光照強度、該植物凈光合速率和氣孔導度(氣孔張開的程度)的日變化趨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圖甲中葉綠素含量的測定,可先用無水乙醇提取葉片中的色素
B. 據圖甲推測,該植物可通過增加葉綠素含量以增強對弱光的適應能力
C. 圖乙中8:00到12:00凈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一定是光合作用速率減弱
D. 圖乙中18:00時光合作用固定CO2速率和呼吸作用釋放CO2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