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有關實驗材料選擇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可用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蒸餾水來鑒定還原糖和蛋白質
B.花生種子含脂肪多且子葉肥厚,是用于脂肪鑒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種子蛋白質含量高,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理想植物組織材料
D.甘蔗莖的薄壁組織富含糖類,可以用于進行還原糖的鑒定
【答案】D
【解析】
生物組織中化合物的鑒定:
(1)斐林試劑可用于鑒定還原糖,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溶液的顏色變化為磚紅色(沉淀)。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如葡萄糖、麥芽糖、果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2)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產生紫色反應。
(3)脂肪可用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鑒定,呈橘黃色(或紅色)。
(4)淀粉遇碘液變藍。
A、還原糖可用斐林試劑檢測,蛋白質也可用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進行檢測,但使用乙液時要用蒸餾水進行稀釋,A正確;
B、花生種子中脂肪的含量很高且子葉肥厚,故以花生種子的子葉為材料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觀察時需要制作花生子葉的臨時裝片,借助顯微鏡觀察脂肪顆粒,B正確;
C、大豆種子蛋白質含量高,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理想植物組織材料,C正確;
D、甘蔗莖的薄壁組織含有較多的蔗糖,蔗糖屬于非還原糖,不能用于還原糖的鑒定,D錯誤。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教材實驗中使用的試劑和實驗原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實驗中,將大蒜根尖制成裝片后再進行低溫處理
B.鹽酸在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和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的作用相同
C.向某溶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出現紫色反應,說明該溶液中一定含有蛋白質
D.在提取純凈的動物細胞膜和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中水的作用原理相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科研小組分離出完整的葉肉細胞,一部分放在適宜條件下培養,能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淀粉,另一部分攪碎后放在同樣條件下培養,發現沒有產生淀粉,請分析回答:
(1)此實驗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
(2)生命系統中最大的層次是____________,最微小的層次是____________。
(3)同學們又用顯微鏡觀察了大腸桿菌的結構,發現它與葉肉細胞結構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_______,反映了細胞的____________性,它們的相同點是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反映了細胞的___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在饑餓時或遇到寒冷刺激,機體會進行一系列穩態調節活動。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寒冷直接刺激下丘腦,引起了骨骼肌收縮,會出現全身顫抖
B.參與這一穩態調節的有垂體、下丘腦、甲狀腺、胰腺等器官
C.饑餓時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進肌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
D.皮膚毛細血管舒張,減少熱量散失,人體會表現出面色蒼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鴨喙具有黑、黃、花三種顏色,為探索鴨喙顏色表型的遺傳規律,研究人員利用兩個家系(甲和乙)中的黑喙鴨與某純種黃喙鴨(無色素)為材料設計不同的雜交組合,為鴨的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組別 | 親本雜交組合 | 后代表現型及比例 |
第一組 | 家系甲(黑喙)x純種黃喙鴨 | F1中多數為黑喙鴨、少數為黃喙鴨 |
第二組 | 家系乙(黑喙)x純種黃喙鴨 | F1中多數為黑喙鴨、少數為花喙鴨 |
第三組 | 第一組F1中黑喙鴨 x F1中黑喙鴨 | 黑喙鴨:花喙鴨:黃喙鴨 =9:3:4 |
第四組 | 第一組F1中黑喙鴨 x F1中黃喙鴨 | 黑喙鴨:花喙鴨:黃喙鴨 = 3:1:4 |
?
(1)已知鴨喙色的遺傳與性別無關。上述四組實驗中的第_________組可以判斷鴨喙色由兩對基因控制,符合__________規律。
(2)若控制鴨喙色性狀的兩對基因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生成,B基因可以使黑色素在整個喙部沉積,則第四組親本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推測花喙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綜合上述信息可知,第一、二組雜交結果的出現可能與家系甲、乙種混有不同基因型的個體有關。據此分析一、二組結果出現的具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組親本中黃喙鴨與第二組F1中花喙鴨雜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使用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的實驗中,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高倍鏡下觀察葉肉細胞時,應用粗準焦螺旋調節鏡筒,使視野清晰
B.若在視野中看透明的口腔上皮細胞,可調到凹面鏡或用大光圈使物象更明亮
C.在透明玻璃紙上寫下較小的“b”放在物鏡下方,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將是“p”
D.在其他操作不改變情況下,低倍鏡下視野較亮,轉到高倍鏡下視野會變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B.DNA和RNA的基本組成單位都是核苷酸
C.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步驟:制片-水解-染色-沖洗涂片-觀察
D.磷脂是所有細胞必不可少的脂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中幾乎所有的代謝都需要酶的催化,下列關于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動植物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中都存在著大量的分解葡萄糖的酶
B.激素都是通過影響細胞內酶活性來調節細胞的代謝活動
C.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時,酶與底物混合前要調節pH
D.在真核細胞中,核外也有DNA聚合酶與RNA聚合酶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金魚品種有色鱗與無色鱗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體上,另有一對等位基因具有致死效應,但致死基因的表達會受性別的影響。請根據下列雜交組合及雜交結果回答問題。
雜交組合 | 親本類型 | F1 | |
雌 | 雄 | ||
Ⅰ | 有色鱗♀×有色鱗♂ | 有色鱗437 | 有色鱗215 |
Ⅱ | 無色鱗♀×有色鱗♂ | 無色鱗220??? 有色鱗222 | 無色鱗226??? 有色鱗224 |
Ⅲ | Ⅱ組中的有色鱗F1自交 | 無色鱗242??? 有色鱗716 | 無色鱗238??? 有色鱗486 |
?
(1)在有色鱗與無色鱗這對相對性狀中________為顯性性狀,Ⅰ組親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從上述雜交組合中可以判斷致死基因是________(填“顯”或“隱”)性基因。研究發現該致死基因是由基因突變產生,自然條件下即使在DNA分子復制過程中基因的突變率也比較低,原因________________。
(3)Ⅲ組的子代中導致雌雄中有色鱗與無色鱗比例差異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請利用Ⅲ組材料設計方案驗證你的解釋:
①設計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結果和結論:甲組子代性狀比例為2:1,乙組子代性狀比例是________,則假設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