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生物的種類繁多,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菌類絕大多數是異養型
B.細胞生物一定都含有核糖體
C.單細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D.酵母菌有線粒體,但也可進行無氧呼吸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蕪湖馬鞍山市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監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探究馬鈴薯塊莖細胞呼吸方式時,設計了如下實驗:取新鮮馬鈴薯塊莖,洗凈、切成碎屑,向錐形瓶①、②、③中加入等量且適量碎屑,向③瓶充入N2。裝置如圖,一段時間后,觀察裝置中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的顏色變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甲實驗①、②錐形瓶中馬鈴薯塊莖碎屑作用不同
B.乙實驗目的是探究馬鈴薯無氧呼吸是否產生CO2
C.甲實驗澳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說明馬鈴薯呼吸作用在逐漸增強
D.乙實驗澳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發生顏色變化,不能說明馬鈴薯無氧呼吸產生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煙臺市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代表縮手反射的反射弧,電流表的兩電極均置于細胞外,X、Y為實驗位點(Y為兩電極中點),Z為突觸間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中B為效應器
B.Z中的液體屬于組織液
C.刺激X點或Y點時電流表指針均不偏轉
D.刺激X或Y點引起的收縮不屬于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煙臺市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溫度和pH影響動物細胞培養的細胞周期
B.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節細胞周期
C.細胞凋亡和癌變過程中DNA和mRNA都會改變
D.細胞分化過程中細胞結構、形態及功能會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煙臺市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鼠細胞融合實驗中用帶有不同熒光染料的抗體標記兩種細胞的膜蛋白,一段時間后兩種膜蛋白能在雜種細胞膜上均勻分布形成嵌合體。如圖是相關實驗結果的記錄,據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溫度超過15℃,細胞膜流動性開始增強
B.該實驗證明膜蛋白能夠運動
C.溫度對膜蛋白的運動有影響
D.融合時間越長形成的嵌合體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人體內某些生理過程示意圖解?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在饑餓(餐后4-5小時)時,4過程將會加強
B.胰島A細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促進4過程
C.若抗利尿激素增多,腎小管和集合管功能減弱,則C液將會減少
D.若某人的胰島B細胞受損,則此人可能會出現C液含有葡萄糖的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腎臟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促進水的重吸收。某同學在劇烈運動中大量出汗后,其機體內發生的以下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提高,重吸收水量增加,排尿量減少
B.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減少,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提高,重吸收水量增加,排尿量減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量減少,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降低,重吸收水量增加,排尿量減少
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降低,重吸收水量增加,排尿量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生物體內,下列生理活動能夠雙向進行的是
A.生長素在枝條中的極性運輸
B.肝細胞中糖原與葡萄糖的轉化
C.反射弧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D.肝細胞中苯丙氨酸與苯丙酮酸的轉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維持體溫相對恒定的實際意義是保證酶的正常活性 | |
B. | 正常人的體溫在一天24小時內是恒定不變的 | |
C. | 人的體溫來自細胞的新陳代謝產生的熱量 | |
D. | 嬰兒哭鬧時,不宜給他們量體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