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個種群中,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各種基因型頻率的改變說明物種在不斷進化 |
B、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不一定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
C、有翅昆蟲為了適應海島上常刮大風的環境而產生了殘翅變異 |
D、共同進化就是指不同物種之間的相互影響,不斷進化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普通池塘水 | 生活污水 | 工業污水 | ||
BOD值(mg/L) | 前測 | 60 | 120 | 160 |
后測 | 40 | 46 | 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是地理隔離 |
B、不可遺傳的變異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
C、自然選擇可引起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
D、種群中個體的死亡不會導致種群基因庫發生改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 |
3 |
A、溶酶體是單層膜構成的細胞器,其內的水解酶能降解LDL |
B、膽固醇從溶酶體中釋放出去,需要載體蛋白協助 |
C、LDL進入細胞內與線粒體無關,僅與膜上的受體有關 |
D、在LDL的降解過程中,體現了生物膜的功能特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小麥籽粒成熟后赤霉素合成量較小 |
B、小麥籽粒形成初期細胞分裂素合成旺盛 |
C、小麥籽粒質量的增加主要取決于生長素的含量 |
D、小麥籽粒形成受多種植物激素平衡協調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從基因文庫中獲取目的基因都需要限制性核酸內切酶、DNA連接酶等工具酶 |
B、目的基因的載體都需要在液體培養基中培養 |
C、克隆轉基因哺乳動物都需要結合胚胎移植技術 |
D、要獲取不同基因型的多個動物體都需要采用核移植技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此生態系統可能存在的食物鏈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敵 |
B、在被標記的旅鼠部分被捕食后,用標記重捕法估算的旅鼠種群密度將偏低 |
C、數量激增后,旅鼠會出現“自殺”行為,反映了該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功能 |
D、此生態系統三種生物的種群數量圍繞各自的K值上下波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優良變異類型 |
B、一次誘變處理供實驗的生物定能獲得所需的變異類型 |
C、青霉素產量很高的菌株的選育依據的原理是基因突變 |
D、誘變育種過程能創造新的基因而雜交育種過程則不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種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層現象 |
B、任何區域初生演替的結果都是形成森林 |
C、種群密度能夠準確地反映種群數量變化的趨勢 |
D、群落中兩個物種之間可能存在一種以上的種間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