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生長素是由色氨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
B.在植物體中,生長素有極性運輸和非極性運輸兩種方式
C.植物的生長離不開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等激素的作用
D.啤酒生產過程,用赤霉素處理大麥種子,可降低啤酒的生產成本。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工林的平均$\frac{Y}{G}$比過高時,應進行適當采伐,以防止種群的年齡結構向衰退型發展 | |
B. | 在某一生態系統中,植物類群總的$\frac{P}{R}$值越小,流向下一營養級的能量越少 | |
C. | 甲、乙植物的$\frac{Y}{G}$值分別在a和b點,利用甲葉和乙葉分別做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分離試驗,可發現提取液甲葉的綠色要比乙葉淺 | |
D. | 春暖花開時,自然淡水水域的$\frac{Y}{G}$比有降低趨勢,此時若在此水域排放過多的生活污水,易引起水體富營養化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高考大聯考(一)【江蘇卷】 題型:
心臟主要是由心肌組成。德國生理學家Otto Loewi研究發現,當用電流刺激青蛙的迷走神經時,青蛙的心臟跳動就減慢下來。Loewi提出疑問是迷走神經受到刺激后,電信號直接傳導造成心臟跳動減慢的效應,還是其它可能原因。1921年他設計了雙蛙心灌流實驗。取兩只蛙心甲、乙離體處理,其中甲上保留迷走神經,乙上的迷走神經剝離。使灌流液依次經過甲和乙。記錄蛙心的心搏曲線,一段時間后用電流刺激蛙心甲上迷走神經結果如下圖所示,請據圖回答:
注:圖中的“↑”為開始電刺激刺激的時刻。
(1)結合實驗設計,Loewi提出的導致蛙心減慢的其它可能原因是 ,實驗中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采取的措施是 。
(2)電刺激后,蛙心乙出現與蛙心甲的類似的變化時間滯后,原因可能是 。
(3)通過實驗,Loewi驗證了設想,揭開了神經細胞通訊的秘密,他把這種物質稱為迷走素。后人研究發現迷走素的化學成分為乙酰膽堿。迷走神經釋放該物質的運輸方式是 ,這種方式的意義是 。
(4)從功能上看迷走素和促胰液素激素的共同點是 。與1928年溫特發現生長素相比,迷走素的發現從實驗設計上的相同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高考大聯考(一)【江蘇卷】 題型:
與二倍體動物相比,一些人工誘導產生的多倍體動物生長速率更快、生存能力更強,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下列關于多倍體動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人工誘導多倍體動物的機理是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B.在自然界中多倍體動物比多倍體植物常見
C.馬和驢雜交得到的后代騾子屬于多倍體動物
D.三倍體動物高度不育的原因是減數分裂時聯會紊亂,不能產生正常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高考大聯考(一)【江蘇卷】 題型:
大豆子葉顏色黃色與綠色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A與a控制,這對等位基因位于3號染色體上,現有基因型為Aa黃色子葉的一株植株細胞中3號染色體如圖所示。已知3號染色體異常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為了確定該植株A基因位于正常染色體還是異常染色體上,讓其進行自交產生F1,能說明A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的F1表現型及比例為( )
A.黃色: 綠色 = 3:1 B.綠色:黃色 = 1:0
C.黃色: 綠色 = 1:1 D.綠色:黃色 = 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威海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項敘述與右圖曲線相吻合的是
A.離體組織細胞中酶的活性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趨勢
B.K+進入輪藻細胞的速率隨細胞外氧氣濃度的變化趨勢
C.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速率隨膜內外葡萄糖的濃度差的變化趨勢
D.恢復力穩定性隨生態系統中動植物種類的變化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