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獲鯽魚106條,做上標記后放回,第二次捕獲鯽魚91條,其中有標記的25條。由此可以估算出該池塘中鯽魚的密度。后來發現這次估算的結果與實際結果誤差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確的是 ( )
A. 重捕方法不當使捕獲的魚部分死亡
B. 被標記的魚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C. 兩次捕獲的鯽魚數量較小
D. 捕魚用的漁網網眼太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邢臺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假如水稻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稻瘟病(R)對易感稻瘟病(r)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現用一個純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稈品種(抗倒伏)與一個純合抗稻瘟病的高稈品種(易倒伏)雜交,F2中出現既抗倒伏又抗病類型的比例為
A.1/8 B.1/16 C.3/16 D.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臨沂市高三第七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3--現代生物技術】(15分)農業生產的高度發展,現代化畜禽養殖業的迅猛發展,均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系列污染問題,發展生態農業、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下面是“種植、養殖、加工、沼氣、肥料”五環產業并舉和互補的生態農業良性循環模式圖,請據圖分析作答:
(1)五環產業鏈生態農業一改傳統經濟模式,走生態經濟之路,其主要實行_________原則。
(2)從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來分析,建立五環產業鏈生態農業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3)沼氣發酵過程中所產氣體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_(2分)和CO2。
(4)五環產業鏈生態農業遵循的生態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該生態農業的優點主要表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南昌十所省命制高三二模沖刺生物試卷(五)(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沙漠中的嚙齒動物和螞蟻都以植物種子為食。嚙齒動物喜歡取食大粒種子,螞蟻偏愛小粒種子。在該生態系統中,大粒種子植物在與小粒種子植物的競爭中處于優勢。科研人員在1974~1977年間,在某一實驗區域內進行了嚙齒動物的有無對螞蟻數量影響的相關研究。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在該生態系統中,螞蟻和嚙齒動物之間沒有競爭關系
B.在該生態系統中,螞蟻和嚙齒動物分別屬于第二、三營養級
C.移走全部嚙齒動物后,螞蟻的數量會先增加然后維持相對穩定
D.嚙齒動物可通過植物間的競爭對螞蟻的數量產生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南昌十所省命制高三二模沖刺生物試卷(八)(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15分)
在農業用地中發現一種廣泛使用的除草劑(含氮有機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長
期使用可污染土壤。為修復被該除草劑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選育能降解該除草劑
的細菌(已知該除草劑在水中溶解度一定,該除草劑的培養基不透明)。
(1)制備土壤浸出液時,為避免菌體濃度過高,需將浸出液進行 處理。
(2)要從長期使用該除草劑的土壤中分離目的菌,上述培養皿中培養基的特點是:固體培
養基且 。若需要調節培養基pH,,應該在各種成分都溶化后且分裝 (填“前”或“后”)進行。
(3)在劃線前,接種環應該在酒精燈火焰上 。培養后發現,只有很少菌
落出現,大部分細菌在此培養基上不能生長的主要原因是 或有氧條件抑
制了這些細菌的生長。
(4)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的菌落中,無透明帶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有透
明帶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據此可篩選出目的菌。
(5 )A細菌和B細菌都能降解該除草劑,研究發現以每克菌體計算,A細菌降解該除草
劑的能力比B細菌要強,對此現象合理的假設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南昌十所省命制高三二模沖刺生物試卷(八)(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體內化合物說法錯誤的是 ( )
A.ATP的合成一般與放能反應相聯系
B.核糖體上合成的蛋白質都應具有相應的結構與功能
C.甲狀腺激素受體和溶菌酶可以在人體同一個細胞中產生
D.激素、酶和神經遞質都必須與特定的分子結合后才能發揮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吉林省高三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及發展史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檢測花生種子中是否含脂肪時,必須通過制片、染色和顯微鏡觀察的實驗方法
B.觀察口腔上皮細胞中兩類核酸分布的實驗步驟是制片、水解、沖洗、染色、觀察
C.觀察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中,可用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代替表皮細胞
D.1903年,美國遺傳學家薩頓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許昌縣一高高三下學期第廿一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獲2013年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發現了與囊泡運輸相關的基因及其表達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號如何引導囊泡精確釋放運輸物。突觸小泡屬于囊泡,以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神經元中的線粒體為突觸小泡的運輸提供了能量
B.神經元特有的基因決定了突觸小泡的運輸方式
C.突觸前膜的特定蛋白決定了神經遞質的釋放位置
D.突觸小泡中運輸物的釋放受到神經沖動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襄陽市四校高一下學期期中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右圖表示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當溫度由t1調到t2時,酶活性上升
B當溫度由t3調到t2時,酶活性不變
C.酶活性在t2時比t1高,但t1時更適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時比t2低,表明t1時酶的空間結構破壞更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