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是一類在人體內廣泛分布的內源性非編碼RNA,長度為19-25個核苷酸。不同miRNA在個體發育的不同階段產生。miRNA通過與靶mRNA結合或引起靶mRNA的降解,進而特異性的影響相應的基因的表達。請根據材料判斷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不同miRNA在個體發育不同階段產生,與細胞分化有關
B.不同miRNA的區別在于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C. miRNA指導合成的肽鏈最多含有8個氨基酸
D.miRNA在轉錄階段特異性的影響基因的表達過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的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描述。對圖所示生物概念模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若該模型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則C可表示重組質粒,D可以是細菌細胞
B.若該模型表示體外受精技術,則A、B其中之一表示獲能的精子
C.若A、B表示培養液和胚胎干細胞,則C→D的傳代培養過程中有可能出現分化現象
D.若該模型表示核移植技術,則C→D過程一定與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術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年遼寧省協作體高考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蔗糖和乳糖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
B.蛋白質因具有催化、運輸、供能、免疫等功能,被稱為“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C.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遺傳物質是DNA病毒的遍傳物質是DNA或RNA
D.Na是一種大量元素,葉綠體的色素中都含有Mg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青島市高三12月階段性模塊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原本紫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醉蝶經過“太空”誘變出現了白色、紅色等多種顏色,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紅色醉蝶細胞液呈堿性,而色素分子在此環境中表現為紅色,生理機制如下, 圖中a過程所需要的原料是 ,蛋白H應該是一種 蛋白。
(2)研究發現,與蛋白h比較,誘變后的蛋白H氨基酸序列有兩個變化位點如下圖,
據圖推測,h基因突變為H基因時,導致①處突變的原因是發生了堿基對的 ,導致②處突變的原因是發生了堿基對的 。進一步研究發現,蛋白H相對分子質量明顯大于蛋白h,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質合成 。
(3)含基因R的醉蝶,香味濃烈,其等位基因r,不能合成芳香油,無香味。基因H可抑制醉蝶香味,且這種抑制具累加效應(抑制由強到弱依次表現為清香、芳香、濃香),2對基因獨立遺傳。現有一批芳香型醉蝶,請用這批醉蝶,在最短時間內,利用技術操作較為簡潔的育種方式獲得一批清香型、能穩定遺傳的醉蝶。用遺傳圖解表示育種過程,并用簡單的文字說明。(不要求寫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青島市高三12月階段性模塊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濃度、溫度與光照強度的影響。如圖為在一定CO2濃度和適宜溫度條件下,測定的某植物葉片在不同光照條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在a點所示條件下,該植物的葉肉細胞內能夠產生ATP的部位是線粒體
B.該植物葉片的呼吸速率是5 mg/(100 cm2葉·小時)
C.在一晝夜中,將該植物葉片置于c點光照強度條件下11小時,其余時間置于黑暗中,則每100 cm2葉片一晝夜中凈吸收量為 45 mg
D.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 ℃和30 ℃。若將溫度提高到30 ℃的條件下(原光照強度和CO2濃度不變),則圖中b點將右移,c點將左下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青島市高三12月階段性模塊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淋巴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A.淋巴液中的蛋白質含量比血漿中的高 B.淋巴液和血漿中都有淋巴細胞
C.淋巴液最終匯入血漿參與血液循環 D.毛細淋巴管循環受阻會導致組織水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青島市高三12月階段性模塊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研究發現,癌變前的衰老肝細胞能被由腫瘤抗原引起的免疫反應清除。利用這一成果可以對癌變前衰老細胞進行抗原特異性免疫監測。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癌變前衰老肝細胞的清除屬于細胞免疫
B.癌變以后的肝細胞容易向其他組織轉移
C.在免疫系統被抑制的患者肝臟中,衰老肝細胞不會積累
D.衰老肝細胞的細胞膜通透性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聊城市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甲為人類白化病基因a和紅綠色盲病基因b及其等位基因在細胞中的分布;圖乙為某遺傳系譜圖(III—9為同時患白化病和紅綠色盲病的男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據圖分析,II—4患白化病、II—7患紅綠色盲病
B.若III—10和III—12結婚,所生子女患病率是7/48
C.若III—9染色體組成為XXY,則產生異常生殖細胞的是其母親(不考慮基因突變)
D.圖甲所示的一個細胞,分裂產生了攜帶致病基因的生殖細胞,其基因組成有三種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南宮一中高三下學期第十一次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面是以小麥為實驗材料所進行的實驗,其中敘述正確的是
A.將發芽的種子研磨液置于試管內,加入斐林試劑,試管內立即呈現磚紅色,這是因為發芽的小麥種子中含有還原糖
B.若利用小麥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進行質壁分離實驗,由于觀察的細胞無色透明,為了取得更好的觀察效果,調節顯微鏡的措施是換小光圈或換平面鏡
C.用顯微鏡觀察小麥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可觀察到有絲分裂的圖像,從而判斷出每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
D.利用小麥幼葉作光合色素提取與分離實驗,若所得色素帶只有兩條,可能是研磨時未加Si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