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圖2中的編號c對應系譜圖中的4號個體 | |
B. | 條帶2的DNA片段含有該遺傳病致病基因 | |
C. | 8號個體的基因型與3號個體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frac{2}{3}$ | |
D. | 9號個體與該遺傳病致病基因攜帶者結婚,孩子患病的概率為$\frac{1}{8}$ |
分析 分析系譜圖:1號和2號都正常,但他們的女兒患病,即:無中生有為隱性,隱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說明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分析表格:對l~4號個體分別進行基因檢測,由于1、2號都是雜合子,4號為隱性純合子,而表格中a、b和d為雜合子,c為純合子,則3號也為雜合子,c為隱性純合子.
解答 解:A、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圖中4號為患者,屬于隱性純合子,對應于系譜圖中的c,A正確;
B、圖2中c為隱性純合子,則條帶2的DNA片段含有該遺傳病致病基因,B正確;
C、相關基因用A、a表示,根據圖2可知3號的基因型為Aa,根據圖1可知8號的基因型及概率為AA($\frac{1}{3}$)或Aa($\frac{2}{3}$),因此兩者相同的概率為$\frac{2}{3}$,C正確;
D、9號的基因型及概率為AA($\frac{1}{3}$)或Aa($\frac{2}{3}$),他與一個攜帶者(Aa)結婚,孩子患病的概率為$\frac{2}{3}$×$\frac{1}{4}$=$\frac{1}{6}$,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合系譜圖,考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要求考生識記幾種常見人類遺傳病的類型、特點及實例,能正確分析題圖,并從圖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題,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新疆農業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中A過程之前需進行的操作是 。
(2)圖中B過程常用 、聚乙二醇或電激等誘導完成。
(3)用于大規模培養的“細胞X”的名稱是 細胞,其特點是既能 ,又能產生 。
(4)根據物理性質分類,圖中體外培養所用的培養基類型為 。若為合成培養基,為滿足營養需要,往往還需要加入 。
(5)圖示表明,制備單克隆抗體是動物細胞工程中 技術的重要應用。
(6)單克隆抗體的用途有 等。(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新疆農業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基因工程技術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實現了物種間的DNA重組
B.全過程都在細胞外進行
C.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
D.可能通過對天然基因庫的影響對生物圈的穩態帶來不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雅安天全中學高二5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右圖為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某細胞的一部分結構,下列有關該細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圖中①具有雙層膜,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B.圖中②是中心體,該細胞可能是動物細胞
C.圖中③是高爾基體,在動物細胞中有分泌功能
D.圖中④是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雅安天全中學高二5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下列生物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硝化細菌 ④衣藻 ⑤金魚藻 ⑥煙草花葉病毒
A.①②⑥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發生突變
B.①②③都不含葉綠素,且都是分解者
C.①③都是異養生物,且都能進行有氧呼吸
D.③④⑤都具有細胞結構,且都有細胞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體缺少維生素C容易患夜盲癥 | |
B. | 糖類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的物質基礎 | |
C. | 脂肪的消化需要多種消化液參與 | |
D. | 蛋白質的消化過程只能在小腸中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酶的專一性決定了暗反應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進行 | |
B. | 在暗反應過程中酶和C5的數量會因消耗而減少 | |
C. | 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強度隨著CO2濃度的提高而增強 | |
D. | CO2的固定速率基本不受溫度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中CO2的產生場所只有線粒體 | |
B. | 經過無氧呼吸,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 | |
C. | 成熟紅細胞中CO2的產生場所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 |
D. | 有氧呼吸是指葡萄糖在線粒體進行徹底氧化分解的過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最終建立了細胞學說 | |
B. | 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 |
C. | 德國科學家魏爾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 |
D. | 英國科學家虎克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