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物進化理論是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嚴格自花傳粉的植物個體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
B.生物多樣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種之間共同進化的結果 |
C.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也是自然選擇的對象 |
D.外來物種入侵能改變生物進化的速度和方向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進行生物工程設計時,下表各組的實驗目的與所選擇實驗材料或方法配置錯誤的是( )。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材料或方法 |
A | 構建基因表達載體 | 用同一種限制酶切割 |
B | 動物細胞核移植 | 用去核卵(母)細胞作受體 |
C | 植物體細胞雜交培育新品種 | 花粉粒 |
D | 將目的基因導入單子葉植物細胞 | 基因槍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果蠅的紅眼(W)對白眼(w)為顯性,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一只紅眼果蠅與一只白眼果蠅交配,子代雄果蠅與親代雌果蠅眼色相同,子代雌果蠅則與親代雄果蠅眼色相同,以下結論不能得出的是
A.親代雄果蠅為紅眼,雌果蠅為白眼 |
B.F1雌雄個體交配,F2出現白眼果蠅的概率為1/4 |
C.F2雌雄個體基因型不是與親代相同就是與F1相同 |
D.親代雌雄果蠅體細胞內均不存在紅眼與白眼這對等位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利用生物技術將人的生長激素基因導入小鼠受精卵的細胞核中,經培育獲得一種轉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細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長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在醫學研究及相關疾病治療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選擇受精卵作為外源基因的受體細胞是因為這種細胞具有全能性 |
B.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可檢測外源基因在小鼠細胞內是否成功表達 |
C.將轉基因小鼠體細胞進行核移植(克隆),可以獲得多個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
D.人的生長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細胞表達,說明遺傳密碼在不同種生物中可以通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科學》雜質報道說,科研人員已經研發出了一種誘導人類多能干細胞(或稱iPS細胞)的新方法,在這些細胞中不含外來且可能有害的DNA.下圖為該技術在人體細胞中應用的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過程①②③體現了iPS細胞的全能性
B.圖中所示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組最多可達到4個
C.由iPS細胞分化成的神經細胞可以再轉化成心肌細胞
D.利用iPS細胞獲得的肝臟細胞不會衰老和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去年有一批次蒙牛純牛奶檢出黃曲霉毒素超標140%。研究發現,黃曲霉毒素會導致p53基因(阻止細胞不正常增殖的基因)失去正常功能,導致肝癌的發生。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黃曲霉毒素誘發肝癌發生的原理是基因突變 |
B.p53基因屬于原癌基因 |
C.肝癌細胞容易分散和轉移的原因之一是細胞表面糖蛋白減少 |
D.對于肝癌晚期的病人,目前還缺少有效的治療手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塔式蚯蚓污水處理系統,通過植物根系和蚯蚓等生物作用,再利用泥、沙、小石、大石四層過濾,重復幾次后可實現部分地區生活污水的達標排放。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植物的作用是吸收無機污染物,蚯蚓的作用是分解植物的殘枝落葉 |
B.該生態系統的群落有明顯的垂直結構,沒有水平結構 |
C.該生態系統沒有消費者,營養結構簡單造成抵抗力穩定性低 |
D.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包括光能和化學能,其中化學能被分解者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微山湖中所有的魚具有共同的基因庫 |
B.遷入、遷出能引起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 |
C.生物多樣性的形成過程也就是新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 |
D.外來物種入侵能改變生物進化的速度和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含有1000個堿基對的環狀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300個。該DNA分子復制時,首先1鏈被斷開形成3’、5’端口,接著5’剪切端與2鏈發生分離,隨后DNA分子以2鏈為模板,通過滾動從1鏈的3’端開始延伸子鏈,同時還會以分離出來的5’端單鏈為模板合成另一條子鏈,其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DNA分子中每個脫氧核糖都有兩個磷酸基團與之相連 |
B.外鏈充當了1鏈延伸時的引物,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 |
C.復制過程中2條鏈分別作模板,且邊解旋邊復制 |
D.若該DNA連續復制3次,則第三次共需要鳥嘌呤4900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