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圖1:A為傳入神經,BC為傳出神經,EGF為突觸,圖2:①為突觸小泡,②為突觸前膜,③為突觸間隙,④為突觸后膜,⑤為特異性受體.
解答 解:(1)圖中為完成該反射活動的反射弧由4個神經元構成,效應器為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伸肌、屈肌.
(2)膝跳反射弧中,當敲擊韌帶時,伸肌收縮,同時屈肌舒張才能完成小腿前踢動作,⑥處連接的效應器為屈肌,故⑥處神經纖維膜外的電位變化情況是保持正電位.
(3)完成圖示反射時,突觸E、F連接的是不同的神經元,故釋放的神經遞質性質不同.
(4)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時,突觸前膜會釋放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故體現了細胞膜具有的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功能.
故答案為:
(1)4 傳出神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伸肌、屈肌
(2)保持正電位
(3)不同
(4)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點評 本題結合反射弧和突觸的結構示意圖,考查反射弧及神經沖動的產生與傳導,要求考生識記反射弧的組成,識記神經沖動的產生過程,掌握神經沖動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能根據圖中信息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的功能是感受刺激,并傳導刺激 | |
B. | 此反射弧結構只有兩個突觸結構 | |
C. | 支配該側反射弧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在脊髓 | |
D. | 箭頭指示興奮的傳導方向實際上是細胞膜內的膜電流方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長期記憶主要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系有關 | |
B. | 短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 |
C. | 人大腦的言語區的H區(聽覺型語言中樞)發生障礙時聽不到人說話 | |
D. | 如果支配左腿的傳入神經及中樞完整,而傳出神經受損,那么該左腿不能運動,但針刺有感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圖中AB為莖尖切段,瓊脂快①和②中出現較強放射性的是射性的② | |
B. | 若圖中AB為莖尖切段,瓊脂快③和④中均出現了較強放射性,則說明ABA在莖尖的運輸不是極性運輸 | |
C. | 若圖中AB為成熟莖切段,瓊脂快①②③④中均出現了較強放射性,則說明IAA和ABA在成熟莖切段中的運輸是極性運輸 | |
D. | 該實驗證明了放射性問位素14C具有促進IAA和ABA莖尖切段中進行極性運輸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TP是細胞中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 |
B. | 線粒體中大量產生ATP時,一定伴隨著氧氣的消耗 | |
C. | 在生命活動旺盛的細胞中ATP的含量較多 | |
D. | 一分子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可形成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1×2→4和5,可推知此病為隱性遺傳病 | |
B. | 從5×6→9 的關系,即可推知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 | |
C. | 2號、5號的基因型分別為AA或Aa、Aa | |
D. | 8號個體基因型一定是純合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條鏈中的$\frac{A+C}{T+G}$=0.6,則另一條鏈上的$\frac{A+C}{T+G}$=0.6 | |
B. | 一條鏈中的$\frac{A+T}{C+G}$=3:5,則另一條鏈上的$\frac{A+T}{C+G}$=5:3 | |
C. | 一條鏈中的G與C的數量比為2:1,則另一條鏈中G與C的比為2:1 | |
D. | 一條鏈中的G與T的數量比為2:1,則另一條鏈中C與A的比為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胰島素的分泌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該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為主動運輸 | |
B. | 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主要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專一性有關 | |
C. | 突觸前膜釋放的乙酰膽堿通過胞吞進入下一個神經元發揮作用 | |
D. | 依據滲透作用的原理可測定成熟植物細胞細胞液的濃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動物種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個體依次占25%、50%和25%。若該種群中的aa個體沒有繁殖能力,其他個體間可以隨機交配,理論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個體的數量比為( )
A.3∶3∶1 B.1∶2∶1 C.1∶2∶0 D.4∶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