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回答下列有關生態方面的問題
Ⅰ.圖甲中,曲線①②③分別表示某野生動物種群數量達到環境容納量后,其未來所發生的三種可能變化。
(1)曲線 說明其種群棲息地被破壞的程度較輕。當曲線③趨近于零時,對該動物種群宜采取保護的措施以防止其滅絕。圖中陰影部分的產生可能會引起該種群的 ________發生改變,則表明該物種發生了進化。
(2)當種群數量對應于d點時,其年齡組成為______________。
Ⅱ.圖乙是將灰喜鵲引入某個生態系統后,研究人員連續調查了10年的種群數量的變化而繪制的λ值變化曲線。
(1)灰喜鵲從第1年至第6年種群的數量變化是 ,A、B、C三點時的種群數量相比,最少的是 點。
(2)若采用標記重捕法調查灰喜鵲的種群密度時標志物脫落,則計算所得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可能(偏大/偏小/不變)。
(3)如果人類為了改善生態景觀,清除多種野生植物,擴大某種觀賞植物的種植面積,此舉將導致生物___________降低。
(8分)
Ⅰ.(1)① 遷地 基因頻率 (2)增長型
Ⅱ.(1)先增加后減少 C (2)偏大 (3)多樣性
【解析】
試題分析:I、(1)由圖可知曲線①②③中曲線曲線①的環境容納量降低較少,說明其受破壞程度較輕。當曲線③趨近于零時,對該動物種群宜采取易地保護才能有效防止該生物滅絕。圖中的陰影部分是經自然選擇淘汰掉的個體,這個過程會使種群基因頻率發生改變。
(2)當種群曲線位于d點時此時增長速率仍大于0,說明種群數量在增加應屬于增長型。
II、(1)由圖中λ可知在1到3年內大于1說明種群數量是增加的,在3到6年λ小于1說明種群數量是減少的,故是先增加后減少。ABC中在A到Cλ一直小于1說明種群數量一直是在減少的,故C點時種群數量最少。
(2)標志重捕法中種群密度計算是初次捕獲標記數*再次捕獲數/再次捕獲標記數,如果標記物脫落造成分母減小,故計算結果偏大。
(3)人為清除多種野生植物,擴大某種觀賞植物的種植面積,會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
考點:本題考查種群與群落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和對圖形分析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一上學期2月期末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A.構成血紅蛋白的元素均為大量元素
B.核酸中只有DNA能攜帶遺傳信息
C.蔗糖和麥芽糖水解的產物都是葡萄糖
D.細胞中含C、T、U堿基的核苷酸共有4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德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統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突變和基因重組的共同點是
A.都可以產生新的基因 B.都對生物體有利
C.均可增加基因的數目 D.都能產生可遺傳的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高三理綜(十)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一片玉米農田就是一個生態系統。
(1)流入該玉米田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 。
(2)同種植單一品種相比,在不同田塊種植甜玉米和糯玉米等不同品種,可增加 多樣性,提高農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3)玉米螟幼蟲能蛀入玉米莖稈和果穗內取食。若調查玉米螟幼蟲的密度, 應采用 的方法。甜菜夜蛾幼蟲也取食玉米,玉米螟和甜菜夜蛾的種間關系是 。在我國北方部分地區,亞洲玉米螟和歐洲玉米螟的分布區出現重疊,兩種玉米螟依靠不同的性信息素維持 。
(4)在生產過程中,農民需不斷對農田進行除草、治蟲等活動,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農民除草、治蟲的目的是 。
(5)從物質循環的角度分析,該生態系統中要不斷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 。
(6)玉米收獲后,農田棄耕,很快就變成了雜草和昆蟲的樂園。農田的這種群落演替類型屬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高三理綜(十)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漿細胞產生抗體是免疫調節中的重要環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漿細胞與記憶B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種類有差異
B.漿細胞與效應T細胞中的遺傳信息有明顯差異
C.漿細胞內對抗體進行加工的細胞器中含有DNA
D.抗體與抗原的特異性結合發生在漿細胞的表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高三理綜(九)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成功誘導人成纖維細胞重編程為hiHep細胞。hiHep細胞具有肝細胞的許多功能。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人成纖維細胞重編程為hiHep細胞并未體現細胞的全能性
B.該項成果表明,分化了的細胞其分化后的狀態是可以改變的
C.人成纖維細胞與hiHep細胞內的核酸是完全一樣的
D.hiHep細胞的誘導成功為人類重癥肝病的治療提供了可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潮州市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學中的許多原理都和日常生產生活有密切的關系。下列有關生物學原理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業生態系統中人們不斷施肥、灌溉、播種等,目的是提高其抵抗力穩定性
B.劣質奶粉使嬰兒水腫的原因是人體缺少蛋白質的來源而導致血漿滲透壓降低,進而引起組織液增多
C.控制鼠害的有效措施是降低環境容納量
D.再次接某種疫苗后,記憶細胞分化產生更多的漿細胞和淋巴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宿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人體體液免疫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具有增值分化能力的是細胞①、細胞②、細胞③和細胞④
B.過程II、III都需要細胞膜糖被的參與,過程VII主要發生在靶細胞內
C.機體再次受到同種抗原刺激時,人體消滅該抗原主要依靠細胞⑤的增殖分化
D.細胞③的增殖分化大多需要細胞②產生的淋巴因子及過程III共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合體高二上期末質檢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動物和高等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圖,據圖分析錯誤的是( )
A.甲細胞在分裂前期時,一對①分開,其間有紡錘絲相連
B.乙細胞在分裂前期時,無①出現,但仍有紡錘絲相連
C.甲細胞在分裂末期時,③向內凹陷,形成環溝
D.乙細胞在分裂末期時,⑤聚集發展成新的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